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群组制度对P2P借贷行为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18:06

  本文关键词:群组制度对P2P借贷行为影响研究 出处:《武汉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群组制度 借款成功率 借款利率 筹资效率 违约率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基于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体系的价值创造和服务方式,其中Peer-to-Peer(P2P)网络借贷正是一种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新型金融模式。自2005年起,P2P借贷模式便从欧美国家兴起并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以英国的Zopa、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德国的Auxmoney、日本的Aqush等及内地的"宜信"、"拍拍贷"和"人人贷"等为代表。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平台的风险控制不健全等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成为P2P运行的最大障碍。为了使投资者能够基于有效信息做出明智的决定,P2P网络借贷平台要求借款人提供由外部机构验证的财务信息,其中"群组"属性便是P2P平台中借款人信息披露的一种方式,借款人通过加入群组来提高自己的借款成功率。在经济管理领域,银行、企业通过抱团、组建联盟来充分运用和整合市场资源,抱团能给银行、企业注入竞争与发展的强大活力,使其携手应对严峻形势,度过"寒冬",那么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借款人通过"抱团"、加入群组,是否能够像银行或企业那样"取暖"。本文选取Prosper网络借贷平台上的交易数据为样本,从五个视角实证分析群组制度对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影响,主要解答以下五个问题:在P2P网络借贷中,哪些借款人更倾向于加入群组?借款人加入群组能否增加投资者的信任,提高借款成功率?对于成功借款的样本来说,其借款利率和单位时间筹资额不尽相同,那么加入群组是否能降低借款利率,提高筹资效率?在前一个问题成立的前提下,加入群组对哪部分信用等级的借款人影响更大?最后,对于成功借款的借款人,如果继续追踪其还款表现,那么加入群组与不加入群组的两部分借款人的还款表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借款人选择是否"抱团"的策略不同,借款人"抱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暖",但不同借款人的"取暖效果"不同。具体而言:信用等级越低的借款人更倾向于加入群组,并且加入群组对其借款成功率和借款利率的影响更为明显;加入群组可以显著地提高借款成功率,降低借款利率,提高筹资效率,但加入群组的借款人的事后还款表现欠佳,违约率偏高。本文的研究为国内P2P网络平台借贷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例如,首先,建立适合中国目前信用体系的P2P网贷平台的群组制度,帮助实现"软信息"的披露,为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借款人提供一种增加信任度的渠道。其次,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应设置较高的加入门槛,实现"分离均衡",让群组具备传递借款人信用等级信号的功能。最后,设计合理的群组组长激励机制,鼓励群组组长认真预审群组成员的借款标的。应当需要设计出合理的群组组长激励机制,提高群组组长维护群组声誉的积极性,促使群组组长严格监控组员还款进度,督促其按时还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4;F72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_g;周安琪;;P2P网络借贷中存在地域歧视吗?——来自“人人贷”的经验数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9期

2 彭红枫;杨柳明;谭小玉;;地域差异如何影响P2P平台借贷的行为——基于“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6年05期

3 黄震;邓建鹏;熊明;任一奇;乔宇涵;;英美P2P监管体系比较与我国P2P监管思路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10期

4 王会娟;;P2P网络借贷中出借人的投资策略[J];金融论坛;2014年10期

5 王会娟;张路;;借款描述对P2P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年08期

6 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J];财经科学;2014年06期

7 廖理;李梦然;王正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地域歧视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8 王会娟;廖理;;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4期

9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10 吴小英;鞠颖;;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网络借贷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1351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351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