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寿光农村信用社 切入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出处:《新疆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地帮助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概况入手,具体分析了寿光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于如何完善寿光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共主要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从总体上介绍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概况。 第三部分具体分析寿光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部分介绍了国外四种典型的小额信用贷款模式,总结出对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启示。 第五部分为针对寿光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拓宽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提高小额信贷业务水平;健全小额信贷信用体系;完善小额信贷管理机制。
[Abstract]:Small credit loans from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have effectively helped poor farmers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e rich.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edit loans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small credit loans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edit loan of the farmers of Shougua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edit loan of the farmers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of Shouguang.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the purpo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is paper, and expound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China.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Shougua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art 4th introduces four kinds of typical micro-credit loan models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redit loan for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China. In the 5th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edit loan of Shougua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include: widening the sources of small credit fund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finance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improve the level of microfinance business; improve the microcredit credit system; improve the microfinance management mechanism.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怡;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探讨[J];福建金融;2001年12期
2 潘美芬;论农村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保全的途径[J];桂海论丛;2001年04期
3 李效平,杨映平,孙平;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甘肃金融;2001年01期
4 尹明勇,张美玉;农村信用社经济案件高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5 杨成林,陈林中;农村信用社盘活不良贷款难在哪里?[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6 班克荣;广西农村信用社员工持证上岗考试[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7 李平;对如何增加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8 罗祖喜,罗海英;如何写好农村信用社监管报告[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12期
9 顾功群,徐慧春;如何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亏损问题[J];黑龙江金融;2001年10期
10 盛小平,冯军来;落实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责任制浅谈[J];黑龙江金融;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脉伏;;农村信用社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2 刘颖;;深化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若干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侯文阁;;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国力;环佳燕;郦书松;;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行性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建忠;;力促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磊;;构建农村信用社新型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斌;阮红新;郑艺;吴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基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李波;;湖北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宋文tD;;农村信用社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红玲;;我国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新芳;支持不干预 到位不越位 负责不包办[N];金融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苏丽霞;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N];金融时报;2005年
3 王占北;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探析 兼论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N];金融时报;2005年
4 ;努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N];金融时报;2005年
5 马毅 杨老榜;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有“五盼”[N];金融时报;2005年
6 王瑞莲;农村信用社支农要实现两个转变[N];金融时报;2005年
7 郭保民;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热中的冷思考[N];金融时报;2005年
8 江海生 胡俊明 吴海峰;农信社要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N];金融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俞文勤;稳步推进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N];江苏经济报;2002年
10 王国力;农信社如何明晰产权关系[N];江苏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3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5 方金兵;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张志勇;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张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何勇;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论[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牛德强;我国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沙沙;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3 张洪刚;农村信用社产品开发与创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雷平;地方政府与农村信用社战略合作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黄建;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鸿生;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孙丰山;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吴文森;福建省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9 邵胜会;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张雅莲;中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法人治理结构[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0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58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