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的准确性及市场效率研究
本文选题:分析师预测 切入点:大胆预期 出处:《武汉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摘要】:经典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有效市场中信息是可以自由传递的,市场中不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市场的价格将充分的反映出所有的已有信息。然而,在现实市场中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证券分析师作为这个市场中信息的挖掘、分析、发布者,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想通过对中国的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的准确性和市场效率进行研究,弄清证券分析师行业究竟在市场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并挖掘其是否提升了市场效率的内在机理。 证券分析师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中介,其预测信息的准确度以及信息是否具有市场效率都是中外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为背景,使用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的不准确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我们将分成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主线进行分析。随后,我们再研究分析师预测信息的市场效率问题。 从影响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客观因素的角度看,很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的准确度与很多客观特征有关。包括分析师的经验,关注的公司行业数量,以及其雇主能够给他提供的资源等等。这些不易改变的特征反映了分析师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环境,因此其决定的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也应该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的研究基于中国这一新兴市场的数据证明了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有微弱的持续性。 从分析师的主观因素来看,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分析师做出大胆预期比趋众预期更为准确。同时,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存在着乐观倾向的现象.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利润偏度与分析师预测的偏向是正相关的。说明分析师在做出预测的时候,并不是将降低平均绝对误差作为其目标的。也就是说,分析师行为并不能用Gu and Wu(2003)中的理性决策模型来解释。同时本文还证明了中国市场上预测的偏向以及幅度与公司的盈利前景的不确定性有关,当公司的盈利波动越大时,分析师更倾向于做出较高的盈利预测。 另一方面,我们也针对分析师预测的市场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大胆预测并没有造成市场吸收信息的更加有效。而大胆预测包含的信息量要多于趋众预测。市场消化信息的效率取决于整个市场环境。市场在消化信息的效率角度上并没有对大胆预测和一致预期做出区别。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市场对信息的可靠程度有同样的怀疑,不论该信息是大胆预测中披露的还是趋众预测中披露的。除此之外,本文认为在信息含量的角度上市场是能够区分大胆预测和趋众预测的,在控制预测调整幅度时,大胆预测带来的市场价格变化更大。也说明在中国,证券分析师传递公司特质信息的中介作用发挥得并不算有效,他们的信息含量是不够的。此外,我们通过观察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的波动性来衡量分析师预测信息是否有效的被市场消化了。结论说明中国的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的含量并不高。只有努力提升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并规范证券市场中的法律法规,才能提升分析师预测信息的市场有效性,从而让其在证券市场中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产生更有意义的工作价值。 总之,本文针对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的准确度和市场效率进行了研究。结合实证结果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从法律法规体系、自律组织、市场竞争方面,个人行为约束方面来探讨并缓解背后的利益冲突,以促进证券分析师独立客观进行预测评级,使其工作效果更突出,并提升我们的市场效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奕明 ,林文雄 ,王玮璐;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来源、关注域与分析工具[J];金融研究;2003年12期
2 彭蕾;我们还需要证券分析师吗?[J];国际融资;2004年03期
3 饶艳超,胡奕明;中美证券分析师"公司研究报告"之比较[J];上海金融;2004年09期
4 王宇熹,陈伟忠,肖峻;国外证券分析师理论研究综述[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7期
5 胡奕明,林文雄;信息关注深度、分析能力与分析质量——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调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6 姜继玲;;证券分析师 投资者的“心理按摩师”[J];新前程;2009年06期
7 高明华;曾诚;杜雯翠;;公司特征与证券分析师关注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8 高明华;;证券分析师缘何轻视治理[J];董事会;2010年07期
9 杨大楷;王佳妮;;国内外对证券分析师可信度与胜任能力研究述评[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11期
10 朱彤;;关于银行业证券分析师赢利预测研究[J];中国市场;2012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管总平;黄文锋;;证券分析师独立吗?[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洪剑峭;张新;;基金净值排名对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红军;何贤杰;;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4 胡奕明;王军;孙聪颍;;证券分析师关注自己的声誉吗?[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纯;吕伟;;证券分析师、信息环境改善与企业股利政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高明华;蔡卫星;曾诚;;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特征的证据[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秦玉环;;论证券法中对证券分析师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8 宋小保;郑文佳;;股权结构、股票波动与分析师独立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证券有限公司研究所 李启亚 高翔 李苗子;证券分析师国际经验及其启示[N];中国证券报;2000年
2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庄东辰;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的界定及基本要求[N];中国证券报;2000年
3 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研究所 金晓斌 郑卒;中国证券分析师协会的组织构架与运作方式[N];中国证券报;2000年
4 记者 黄婷;证券分析要实现“五化”[N];证券时报;2005年
5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特约观察员 胡语文;民族证券分析师[N];证券时报;2012年
6 银华基金;投资圣经——《证券分析》[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包兴安;评选“最佳证券分析师”不应搞成“泳装选秀”[N];证券日报;2014年
8 彭蕾;我们需要证券分析师吗?[N];证券日报;2004年
9 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室 魏兆兵;影响证券分析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证券报;2000年
10 三峡证券研究所 宋辉旺;怎样做好的证券分析师[N];中国证券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昱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经济后果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2 高嵩;证券分析师行业专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3 王丽娜;有限理性下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乐观倾向的成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黄_g睿;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的准确性及市场效率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郑方镳;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研究:效率、行为与治理[D];厦门大学;2009年
6 刘超;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刘春力;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8 薛韬;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为与投资者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代昀昊;分析师跟踪、监督效应与企业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屈小兰;分析师推荐理由、分析师声誉与投资者的投资判断[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红燕;证券分析师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龙鑫;证券分析师与投资者的利益冲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伟;我国银行业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张伊雯;分析师乐观性偏差与个股暴跌风险的关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徐明兴;CPA独董、会计重述与证券分析师评级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6 程旭阳;基于Delphi的证券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钟扬怡;证券分析师年末评级乐观性异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郑集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看证券分析师[D];复旦大学;2014年
9 江海涛;证券分析师推荐评级的投资价值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王飞;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20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72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