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债券评级

发布时间:2018-04-09 08:35

  本文选题:内部控制 切入点:盈余管理 出处:《财会通讯》2017年03期


【摘要】:本文以2011-2015年间首次发行债券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债券评级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发债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债券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越低,且主体评级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发债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对上述影响产生作用。这说明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发挥了其监管作用,有助于国内债券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he sample of non-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that issued bonds in 2011-2015,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n bond rating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the impac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lower the main rating and debt rating of the bond, and 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main rat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bond issuing enterprise has no effect on the above effects.This shows that domestic credit rating agencies play a regulatory rol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bond market.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分类号】:F832.51;F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聪妮;日本的债券评级[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8年11期

2 杨凌云;;建立债券评级制度 完善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3年08期

3 齐寅峰;李礼;;企业债券评级之研究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9期

4 吴国清;周远航;;债券评级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6年06期

5 徐超;田微;;定量法企业债券评级述评[J];经营管理者;2010年02期

6 刘元;;美国债券评级制度与评级方法浅谈[J];金融研究;1988年03期

7 黄建悦;债券评级必须坚持客观指标与主观判断相结合[J];金融科学;1993年01期

8 于朝晖;美国的债券评级制度[J];国际金融研究;1995年11期

9 覃展辉;论我国企业债券评级工作的规范与加强[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10 田贞余,赵立平;美国债券评级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新;;基于人工免疫的企业债券评级研究[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债券评级要“隔离”道德风险[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央行要求评级公司做好债券评级现场访谈[N];证券时报;2008年

3 记者 华晔迪 高立;穆迪上调中国政府债券评级[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通用汽车债券评级又遭下调[N];经济参考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安丽芬;债券评级自己动手 基金自建“避雷手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6 本报记者  董凤斌;穆迪可能提高香港外币债券评级[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 田立;债券评级究竟谁说了算?[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黄继汇;亚太结构型债券评级将保持稳定[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记者 王龙云;美意多家银行评级遭降[N];经济参考报;2011年

10 林纯洁;市政债券评级双重标准之惑[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悦;中国企业债券评级方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危定坤;短期融资债券评级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3 廖夏维;企业债券评级案例分析[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4 马龙;面向交易型投资者的债券评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狄淞;我国公司债券评级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刘铭;中国债券评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邓蕾;审计任期、审计费用与债券评级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Michael Alfons Stemmer;对中国资本流动与非洲债务可持续性关系的评估[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25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725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1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