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风险社会下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9 18:00

  本文关键词: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1年

风险社会下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韩钰  

【摘要】: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他们是那些不符合条件申请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又无力购买商品房的住房困难群体,这个群体基数庞大,且数目随着房价增长也在逐年增加。他们被住房保障制度和市场供求夹在中间,既享受不到住房福利又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一群体的利益诉求,就会产生难以化解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势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改善和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想要解决好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就要了解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运行情况、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具体为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改革阶段、住房实物分配向住房市场化改革的过度阶段、住房市场化全面推行阶段、调控房地产强化住房保障阶段,不同阶段的不同政策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而制定的。目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福利形式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等。政府制定住房福利政策的出发点是困难家庭租住廉租房,中低收入群体购置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中高收入群体购买商品房,而“夹心层”群体却被隔离在政策和市场之外。 事实上,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高房价与低收入之间的矛盾;二是有漏洞的住房福利法制建设缺乏;三是不完善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四是不完善的廉租房制度。我们通过社会风险理论中的制度风险观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从制度角度来剖析了制度变迁和制度风险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负面影响。“夹心层”群体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利于城市化进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在分析了我国“夹心层”群体的住房保障存在的制度空场后,我们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学习有利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先进理念,希望这些国家的先进理念能够为解决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本文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具体的说,我们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福利政策,根据不同的人群和现有住房福利进行分类,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把“夹心层”群体吸纳进去;政府应该通过宏观调控抑制房价过高,避免房地产市场升温过快;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改善公积金呈现出的地区性差异;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加快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速度和力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9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2
  • 1.1.1 选题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考察12-13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13-15
  • 第2章 改善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的必要性15-22
  • 2.1 “夹心层”群体的由来15-18
  • 2.1.1 “夹心层”群体的内涵15-16
  • 2.1.2 “夹心层”产生的原因16-18
  • 2.2 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现状分析18-20
  • 2.2.1 北京市“夹心层”群体住房现状18-19
  • 2.2.2 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特征分析19-20
  • 2.3 解决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的意义20-22
  • 第3章 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分析22-31
  • 3.1 我国城市住房保障运行情况22-28
  • 3.1.1 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23-25
  • 3.1.2 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运行现状25-28
  • 3.2 风险社会下“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的理论分析28-30
  • 3.2.1 制度风险理论28-29
  • 3.2.2 制度变迁理论29-30
  • 3.3 城市“夹心层”问题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负面效应30-31
  • 第4章 国外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经验借鉴31-34
  • 4.1 廉租房的经验借鉴——以英国的公共住房为例31-32
  • 4.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经验借鉴——以新加坡为例32-33
  • 4.3 福利救济制度的经验借鉴——以日本为例33-34
  • 第5章 我国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34-39
  • 5.1 制定“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的福利性政策34-35
  • 5.2 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抑制房价过高35-36
  • 5.3 完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建设36-37
  • 5.4 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37
  • 5.5 加快保障性住房供应并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37-39
  • 第6章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注释43-44
  • 后记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计划增建经济租赁住房解决“夹心层”住房难[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03期

    2 唐艳明;;北京首个公租房拍出1.255亿元[J];城市住宅;2009年09期

    3 珈宝;;“夹心层”将享廉价租房[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9年03期

    4 刘彦昆;;保障房的海外经验与中国夹心层的困境[J];小康;2010年06期

    5 陈莉莉;;浅析重庆公租房模式[J];住宅产业;2011年04期

    6 徐义洲;;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努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J];清江论坛;2007年02期

    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收入线划分指导意见有望出台[J];中国房地信息;2009年03期

    8 李艳华;;毕业大学生住房保障问题的困境及出路[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贺雷;;我国“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J];辽宁经济;2008年07期

    10 郑惠强;丛诚;张秀萍;;论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形势和工作任务[J];上海房地;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桂兰;;进一步完善东北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郑新;肖楠;张皓;;北京市住房保障监测体系建设与评价[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冯雨峰;黄扬飞;;基于保障模式和购房能力的公租房需求量预测——以浙江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艺红;周玉梅;;“住有所居”何以可能——吉林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体系构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秦虹;;廉租房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心[A];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7年

    6 李薇辉;傅尔基;;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理论与政策探讨[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7 邵明;;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都应将刚性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吴涛;;住房保障:城市现代化的困境与破解[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张永岳;;关于新形势下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若干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高苛;刘长滨;;住房保障政策选择的动态分析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丛峰 侯大伟 陈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 来建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特派记者 王海燕 谈燕 沈轶伦;[N];解放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民;[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实习生 顾劭斐 本报记者 杨健;[N];解放日报;2009年

    6 江苏省盐城市住房公积金东台管理部主任 梅德平 佳音 本报记者 任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 杨红旭;[N];中国建设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牛建宏;[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曾妮;[N];南方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庞一涛;[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10 李斌 孙玉波;[N];经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怡雪;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

    2 杨绍媛;住房保障税收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程益群;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孙维丰;天津市房地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5 马光红;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翟波;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住房制度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杨英文;住宅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吴永宏;中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设计与实践运行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朱婷;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钰;风险社会下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辛鹏程;广州市“夹心层”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及对策建议[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少云;西安市住房保障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雅迪;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住房保障法律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沙凯;我国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茜;外来引进人才的住房保障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卫卫;完善山西省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瑞雪;大连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新才;中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陈蕴琦;太原市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47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