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如火如荼,利率调整频次很高、调整幅度很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更是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加速推进时期,并有可能最终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一方面,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业存贷利差的波动幅度,降低传统存贷业务收入占比,促使银行业开展综合化经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进而改变银行业务收入结构。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能够对企业实行差异化价格策略,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利率及不同贷款组合,优化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而且利率市场化打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格局,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业务转型新机遇,促使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占比,减少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增加商业银行经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阐明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涵、实施必要性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进行了阐明。其次,本研究详细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现状及问题,并从理论上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资产负债结构、风险管理、盈利能力及存贷利差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再次,本文基于大量数据,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更清晰地论证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最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表明:第一,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将日趋多元化,资产配置将更加合理,利率市场化降低了商业银行存款占负债的比重,提高了商业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两者之和占资产的比重,但对贷款比重或债券投资比重的影响方向不确定,且对大型商业银行及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不同。第二,利率市场化初期,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银行可能会追求信贷过度增长而降低贷款标准和抵押要求,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短期内上升,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第三,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但长期来看,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优化客户结构、调整贷款在资产中的比例等措施消除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影响。第四,无论从短期看,还是长期来看,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使商业银行吸存成本增加,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又使贷款收益下降,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收窄。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资产负债管理 净息差 存贷利差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F830.42;F832.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4
- 1.2.1 国外相关研究11-12
- 1.2.2 国内相关研究12-13
- 1.2.3 文献述评13-14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14-16
- 1.3.1 研究结构14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6
- 2 相关理论概述16-22
- 2.1 利率市场化内涵及必要性分析16-17
- 2.2 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历程17-19
- 2.3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相关理论19-20
- 2.4 本章小结20-22
- 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影响定性分析22-30
- 3.1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22-25
- 3.1.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22-24
- 3.1.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分析24-25
- 3.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理论分析25-28
- 3.2.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25-26
- 3.2.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26
- 3.2.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26-27
- 3.2.4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影响27
- 3.2.5 其他影响27-28
- 3.3 本章小结28-30
- 4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定量分析30-44
- 4.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影响定量分析30-35
- 4.1.1 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影响30-32
- 4.1.2 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影响32-35
- 4.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影响定量分析35-37
- 4.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定量分析37-39
- 4.4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影响定量分析39-42
- 4.5 本章小结42-44
- 5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44-46
- 5.1 主要研究结论44
- 5.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对策44-46
- 5.2.1 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44-45
- 5.2.2 加强风险管理45
- 5.2.3 积极进行金融创新45
- 5.2.4 实行综合化经营战略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莉;谢康;;利率政策中调整存贷利差的效应分析——以中国为例[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何自云;;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存贷利差比较研究[J];金融论坛;2010年09期
3 冯安明;张宗成;;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3期
4 周丹;金雪军;吕嘉敏;;银行存贷利差对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征信;2013年11期
5 郑先炳;存贷利差探讨[J];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9年06期
6 周丹;金雪军;;我国银行存贷利差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12期
7 林艳;;福建省存贷利差、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贸;2014年02期
8 吴ng超;;海峡两岸存贷利差比较与银行业合作[J];福建金融;2012年05期
9 陆岷峰;王虹;;存贷利差国际比较与我国未来存贷利差的走势[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丁宁;;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的经济影响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冰馨;缩小人民币存贷利差 大力支持经济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9年
2 刘杰;央行酝酿取消存贷利差控制[N];北京商报;2006年
3 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 肖伟;银行存贷利差大幅收窄可能性较小[N];辽宁日报;2014年
4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杨青丽;存贷利差降低0.25% 每股收益减少12%-16%[N];中国证券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陈植 王芳艳;范一飞: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中期将保持平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6 记者 王睿;央行酝酿取消存贷利差控制[N];上海金融报;2006年
7 李世莹;央行四度加息 存贷利差缩小[N];中国保险报;2007年
8 蔡臻欣;中投证券:高利差无益于缓解投资过快增长[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早报记者 毛明江;存款活期化趋势可能逆转[N];东方早报;2007年
10 国海证券 段吉华;中国离零利率还有多远?[N];上海证券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影响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2 李济东;存贷利差收窄与商业银行绩效和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张灿;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4 帕娣娜;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合理性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8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53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