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研究
本文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大学》 2014年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研究
朱睿
【摘要】: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使得民间借贷方式更加阳光化和多元化,社会闲散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增加了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在弥补传统金融不足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尚属于新鲜事物,P2P网络借贷平台拥有金融机构的属性,却没有金融牌照,完全游离在监管之外。市场的高度需求和行业门槛的缺失,让P2P网络借贷平台野蛮生长。由于中国信用体制缺乏,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不可避免,一旦遭遇经济寒流,P2P网络借贷的资金链就极有可能断裂。目前很多P2P网络借贷平台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开始出现倒闭潮。几个月内就先后有70余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共涉及资金12亿多元,其中,仅10月份便有40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宣布资金链断裂或倒闭。据不完全统计,整个2013年,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整体逾期率超过5%,风险状况呈恶化之势。 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而言,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防范随时可能爆发的风险。由于很多看似运营情况良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有可能突然就会倒闭或跑路,因此有效地度量P2P网络借贷平台积聚的风险从而更好地对风险进行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相比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日趋成熟的风险度量体系,作为刚刚兴起的新事物,国内目前还比较缺乏关于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的度量方法。目前国内关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分析大多数都是定性分析,仅有的定量分析也只是集中在借款人逾期率的分析,缺乏对整体的风险度量和评级。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定性和实证分析来度量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从而对平台的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进而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和论述了国内外主要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及其模式;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国内目前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风险;第四章首先通过网络问卷对我国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状况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然后通过对我国20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运用综合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平台的综合风险进行量化,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如何有效防范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4;F4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霞;中国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2 苗晓宇;;网络P2P信贷风险与防范[J];甘肃金融;2012年02期
3 王振;;P2P网络借贷模式洗钱风险及应对措施探析[J];南方金融;2012年11期
4 任旭华,周好文;中国民间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J];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5 林乐芬,林彬乐;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的非正规金融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08期
6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7 黄叶苨;齐晓雯;;网络借贷中的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8 黄震;何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金融电子化;2013年02期
9 李雪静;;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07期
10 刘丽丽;;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探讨[J];征信;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缺失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2 柳江;;信息不对称、贷款偏好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1期
3 崔学刚;杨艳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资本结构选择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叶斌;;Bank To Business网络融资模式——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新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林剑;;社会网络在创业融资中的作用机制——基于上海新创企业的经验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林剑;;社会网络在创业融资中的作用机制——基于上海新创企业的经验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王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8 贾林州;李小免;;农民合作的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兰考贺庄村资金互助社案例[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9 虞群娥;李爱喜;;Survey Explores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Nonofficial Finance and SMEs[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10 郑芳芳;黎东升;;基于博弈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破解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贤;文春晖;;我国融资制度创新的障碍分析及绩效改进[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元萍;陈闯;王力平;;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与整合——基于要素重组下三维动态模型分析[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3 郭梅亮;徐璋勇;;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个比较的视角——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钟田丽;贾秋莹;蒋永敏;;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孙茂竹;王艳茹;王秋实;;中小企业融资的银企博弈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郝臣;;中小企业成长:外部环境、内部治理与企业绩效——基于23个省市300家中小企业的经验数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蔚;巩秀龙;;非正规金融利率定价模型——基于中国民间分割市场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安超;雷明;黄涛;;中小企业融资中银行策略行为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9 高明;刘玉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机制、效率与实证挑战[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阮建青;张晓波;卫龙宝;;资本壁垒与产业集群——基于浙江濮院羊毛衫产业的案例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冰然;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与契约选择[D];南开大学;2010年
2 殷志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和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4 滕昭君;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朱少洪;农户信贷约束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蒋水冰;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10年
8 张龙耀;中国农村信贷市场失灵与创新路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周黎明;金融抑制环境下中国现代典当业的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王征;信贷配给微观机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专;基于认知偏差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德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漆南;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丁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倩;青岛市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行为特征与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小芬;小微企业关系型融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真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庚;关系型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余晓玲;信息生产、关系型贷款与微小企业融资改善[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机制及其脆弱性[J];银行家;2010年12期
2 王艳;陈小辉;邢增艺;;网络借贷中的监管空白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年24期
3 周浔倩,谭进,孙跃芳;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和抵押手段的作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5 童文俊;;金融业反洗钱监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管理观察;2009年06期
6 叶冰;;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怎么做[J];银行家;2013年03期
7 金雪军;从温州看民间金融与主体金融的关系[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罗洋;王艳;许可;;微型金融的新趋势:P2P在线贷款模式[J];黑龙江金融;2009年09期
9 孙莉;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及金融体系的变迁[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10 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猛 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诗平 苏雪燕;[N];中国证券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敏;信息甄别机制与金融深化——温州金融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福礼;P2P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10期
2 任利成;;P2P电子商务价值创造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张伟峰;瞿彭志;;基于P2P技术的供应链信息共享应用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28期
4 方园;;P2P网络电视广告投放的优势[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5 胡伟莉;黄华文;丁成忠;;普通高校网络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1期
6 王静;;P2P合法化的途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7 王清水;;校园网络流量的分析和控制[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8 王进军;;P2P流媒体直播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9 李洁;;商业化使P2P从草根走向殿堂[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年04期
10 朱少林;王振兵;;P2P与B2B电子商务新模式[J];电子商务;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野;王国仁;张莹;;P2P环境下度量空间中的相似查询处理[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8年
2 李钧;王新;;P2P存储网络中的冗余维持[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徐陈锋;奚宏生;江琦;殷保群;;一类分层非结构化P2P系统的随机优化[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唐晨;孙立峰;杨士强;;基于减小切换延迟的P2P流媒体服务器带宽分配研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5 张建标;张涛;;一种基于流量行为的P2P协议识别方法[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杨艳春;孟祥武;;P2P网络服务环境中的节点相似性度量研究[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张娜娜;;P2P流量识别方法研究[A];江苏省电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蔡文渊;夏添;徐林昊;钱卫宁;周水庚;周傲英;;P2P环境下的视图选择[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9 丁婕;古永红;陈冬宇;;交易信任、心理感知与出借意愿——P2P在线借贷平台的出借意愿影响因素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苟红玲;孙卫喜;;P2P对等网络信任模型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周;[N];昆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陈嘉颂;[N];电脑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李彦赤;[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4 农总行农户金融部 黄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庆广;[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马莉 撰稿;[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7 何晶;[N];人民邮电;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主持人 王汉;[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10 陈代寿;[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磊;针对P2P节点不合作行为的信任与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佳琦;移动P2P覆盖网拓扑结构及节点合作保障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高见;基于P2P的僵尸网络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曹旭斌;P2P在线借贷平台社会资本测量及作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王广奇;基于P2P框架的数据库网格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张小松;P2P蠕虫行为模型及遏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危婷;P2P流媒体系统的测量分析和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伟;P2P文件共享系统效率和公平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唐浩坤;动态环境下P2P蠕虫防御模型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陈一帅;P2P流媒体系统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基于分布式环境下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潘雍;基于喷泉码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红刚;P2P模糊信任模型中的隶属度预测和权重分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肖玮;基于混合P2P网络的应用层组播系统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0年
5 刘倩;基于感知风险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雷禹;P2P网络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田新军;基于P2P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楚永;P2P服务提供者版权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薇;非结构化P2P网络搜索算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正军;基于激励的P2P非结构化自我优化搜索算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7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