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抵税与企业薪酬安排
本文关键词:薪酬抵税与企业薪酬安排
【摘要】: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我国2008年薪酬抵税改革为背景,研究了薪酬抵税改革所带来的薪酬税收成本降低对企业薪酬安排的影响。研究发现,薪酬抵税改革所导致的薪酬税收成本降低,提高了员工的总薪酬,总薪酬提高具体体现为员工平均薪酬的提高,而非员工人数的增加;薪酬抵税改革主要提高了普通员工的薪酬水平,并降低了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最终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效应在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股利支付率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以上结果表明,薪酬抵税改革有效调节了劳动收入分配,进而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薪酬抵税 收入差距 生产效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2037、71602171) 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 江苏省“青蓝工程”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6G020002)对本文研究的支持
【分类号】:F272.92
【正文快照】: *韩晓梅,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210094,电子信箱:hxm626@163.com;龚启辉(通讯作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邮政编码:310058,电子信箱:gongqihui@126.com;吴联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100871,电子信箱:wuls@gsm.pku.edu.cn。作者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姣;;薪酬制度是否应该透明和公开[J];技术与市场;2006年12期
2 杨婧;;基于预算的薪酬机制对自由开支决策的影响[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年10期
3 颜爱民,李明辉;新型薪酬制度与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朱华维;企业的薪酬管理[J];牙膏工业;2003年04期
5 井士锌;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J];煤矿现代化;2004年03期
6 许文琴;构建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J];求实;2004年S1期
7 杨春霞;白宝光;;试论如何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J];北方经济;2006年24期
8 颜洪平;王贤彬;;研发人员薪酬机制:能力甄别与努力程度激励[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吴芳;;浅谈企业薪酬机制与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1期
10 康杜;陈志红;李涛;;浅析交互式薪酬管理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纯祥;;管理者权力干扰了薪酬激励吗?[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健慧;陈秀琴;贾立平;;薪酬机制与聘用护士激励问题初探[A];河南省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暨护士长管理培训班论文集[C];2008年
3 李健慧;陈秀琴;;薪酬机制与聘用护士激励问题探讨[A];河南省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培训班——护理部主任大会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1年
4 侯丹丹;欧阳文旭;;中外非政府组织薪酬制度述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孔玉生;廖果平;;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今舜;庄菁;;机制设计原理在薪酬制度中的应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卢锐;黎文靖;;管理层权力、在职消费与产权效率[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黎黎;从薪酬制度说起……[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王涛 杜放;金融行业薪酬乱象何时了[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3 记者 王涛 杜放;金融业薪酬乱象:高管与员工相差百倍[N];经济参考报;2014年
4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孙和义;用好薪酬改革这根最有效的杠杆[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劲松;房企薪酬应随战略而定[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6 记者 杨斌;山东移动力推薪酬机制改革[N];人民邮电;2002年
7 本报记者 陈健儿 通讯员 王茜 刘创象;平均月度薪酬中山企业最低?[N];中山日报;2010年
8 徐丽;2/3受访者对薪酬体系不满意[N];深圳商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朱蕾;机构调研华南业界薪酬状况 机制粗放制约创新动力[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10 撰文 刘杰;以“绩”定薪费思量[N];上海金融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鲍明刚;销售人员能力差异、薪酬机制偏好及团队协作关系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相真;EH学校薪酬机制改革及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杨柳;市场化进程、高管控制权与薪酬粘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邓启聪;H公司薪酬体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4 孙鹏越;国有企业薪酬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王路军;项目导向型煤矿国家重点实验室薪酬模型与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曹永光;高校教师非薪酬激励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加成;中国的用工歧视—性别薪酬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丁敏;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零薪酬现象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谢向宇;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朱振涛;基于代理理论的销售人员薪酬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10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01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