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生产的必维公司检测报告交付周期优化研究
本文选题:精益生产 切入点:交付周期缩短 出处:《兰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三方检测机构又称公正检验,要求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独立的第三方检测企业的发展在当代中国有着特别的意义,即是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帮助政府摆脱“信任危机”,同时又能为产业转移升级提供支持,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平台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剧,第三方检测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检测服务业形成了井喷的态势,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拥有快速检测服务和较短的报告交付周期已经成为全球各大检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第三方检测机构必维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帮助必维公司缩短报告交付周期为研究主题。研究者运用精益生产的工具和方法,分析必维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交付周期较长的困难因素,根据精益生产的思想理论,设计出改善方案,并通过付诸实践以帮助必维公司缩短检测报告交付周期,本文探索性研究应用精益管理方法优化纺织品测试流程、缩短报告交付周期、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并最终达到了项目设定的目标。本文改善过程中首先应用产品系列分析的方法,选取必维公司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报告为样本,针对报告检测过程运用价值流程图、布局和物流路线图、价值分析表等工具,鉴别出导致样本报告交付周期太长的主要原因。在此研究过程中,因样本报告检测流程符合必维公司整体检测运作方式,由此推导出,样本报告鉴别出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必维公司所检测的其它报告中。同时,针对所鉴别出的问题,设计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明确必维公司未来的实验室检测运作模式。然后样本报告执行未来检测模式的设计方案,试点验证未来检测模式以缩短交付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根据样本报告验证所设计未来检测模式对缩短交付周期有效后,再建立未来检测模式的落实保障项目组织结构,分别在全公司内部落实未来检测模式。本文紧紧围绕精益生产理论,因地制宜开创性的把精益生产从制造业模仿到服务业,最终形成了企业标准化文件记录存档,同时也为检测服务行业开展精益管理提供借鉴。
[Abstract]:The third party inspection organization, also called fair inspection, requires that it should act as a fair and authoritative non-party,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third-party testing enterprises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at is, it is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government supervision. To help the government extricate itself from the "crisis of trust"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provide support for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upgrading, and to provide a powerful service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etc.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The third-party testing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especially after 2000,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third-party testing service industry has formed the situation of blowout, and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extremely fierce. Fast detection service and short report delivery cycle have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world's largest testing institutions. Using the tools and methods of lean production, the researchers analyzed the difficult factors of the long delivery period faced by the company, an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lean production, Design the improvement plan, and through putting into practice to help the company shorten the testing report delivery cyc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lean management to optimize the textile testing process, shorten the report delivery cycle, improve customer service satisfac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Lean management to optimize the textile testing process, improve customer service satisf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ement, the method of product series analysis is used first, and the universal representative report of Biwei Company is selected as the sample, and the value flow chart i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report detection. The layout and logistics roadmap, value analysis table and other tools identify the main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long delivery period of sample report. In this research process, because the sample report testing process conforms to the whole testing operation mode of Biwei Company, it is deduced that, The problems identified in the sample report are also found in other reports detected by the company. At the same time, a corresponding solution is designed for the identified problem. Identify the future laboratory test operating mode of the company. Then report the sample to execute the design of the future test pattern,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future test model to shorten the delivery week. After the design of the future test model is effective in shortening the delivery cycl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ture test model is establish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lean production theory, innovates the lean production from manufacturing to service industry, and finally forms the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 record file. At the same time also for the detection service industry to carry out lean manage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73;F2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精益生产管理的特点[J];企业管理;2002年08期
2 董静;实施精益生产确保优质交付[J];车间管理;2002年04期
3 孙林岩 ,汪建 ,曹德弼;精益生产及其在先进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3年07期
4 时东艳,程龙生;精益生产和6σ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年01期
5 闫俊伢 ,邹震;精益生产的魔力[J];电子商务;2004年05期
6 西蒙;精益生产 以人为本[J];发明与创新;2004年11期
7 罗振璧,张书桥,王志华;精益生产的竞赛(上):正确理解精益生产[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5年02期
8 方明;精益生产新模式[J];现代制造;2005年10期
9 陈心德;构建精益企业 实现精益生产[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蒋美仙,林李安,张烨;精益生产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小明;;生产现场系统化改善的应用性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凯;;以精益生产为载体 深化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A];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3 武淑萍;;精益生产在中国的应用现状[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周大林;;浅谈精益生产基本原则[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学光;;船舶精益生产和现代化[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冯海明;;关于实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杨光薰;乔立红;张希伦;贾作辉;;从成组技术到精益生产向大规模定制方向前进[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文飞;党英峰;;步入精益生产时代[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礼;刘顺强;;精益生产在美利信压铸公司中的应用[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周忠发;雒孟刚;;信息化条件下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探究与构建[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继征;精益生产,,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纺织报;2005年
2 徐凤英;推进精益生产 拉动管理创新[N];中国航空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永;渐脱福特制阴影 广州本田与精益生产零距离[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何成;安大公司全面实施精益生产管理[N];中国航空报;2006年
5 郭旭之;开展精益生产 促进快速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6年
6 伍晖;泛华厂实施精益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航空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林育智;“轴承企业远没达到精益生产”[N];机电商报;2007年
8 谭建伟;精益生产让企业降成本增效益[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金志良邋蒋松羊;杰克:“精益生产”出“双赢”[N];台州日报;2007年
10 曲小研;精益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N];消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洪亮;离散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车建国;多品种小批量下精益生产系统的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郭宏斌;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卷烟机械制造企业物流系统优化及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周延虎;精益六西格玛集成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宫伟军;流态产品的大规模定制与精益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精益生产在海尔的应用与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刘红军;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陈胜;新达公司精益生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张瑞兴;基于持续改善推进精益生产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李登记;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换模过程改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王立柱;精益生产在亚特公司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郭志勇;Y公司精益生产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顾啸峰;精益生产工具和测量指标在万向节生产线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9年
9 王先进;X公司信号源生产线精益生产再造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王建罡;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中的实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2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7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