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03-26 22:12

  本文选题:影子银行 切入点:融资结构 出处:《国际金融研究》2017年10期


【摘要】: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规模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与其融资结构的关系存在差异,国有、大型企业外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占比高,影子银行化动机强烈。但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上升,影子银行化行为会因股东关注和社会舆论受到一定的约束。最后提出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iv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non-financial enterprises engaged in shadow banking a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shadow banking and financing structure of non-financial enterprise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ree hypothetical propos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cale of shadow business of non-financial enterprises. Foreign financing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cale of corporate shadow banking. Compared with endogenous financing, equity financing is more effective than debt financing in promoting the scale of shadow banking of non-financial enterprises. The trend of shadow banking of non-financial enterprises is aggravated by the change of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slowdow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cline of social fixed asset investment. Third, different ownership structures,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shadow banking and its financing structure in different scale enterprises.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financing and equity financing in state-owned and large enterprises is high, and the motive of shadow banking is strong. However, with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enterprise size, Shadow banking behavior will be restricted by shareholders' concern and public opinio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restrain the excessive financialization of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金融排斥、金融密度差异与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ZDA044) 博士生重点选题支持项目“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经济效应”(项目编号:2016-PYXT08)资助
【分类号】:F275;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帆;陈冬恺;李豆;;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J];征信;2013年05期

2 商旭;;影子银行发展对国内各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1期

3 张思源;;从影子银行监管到天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J];新经济;2013年26期

4 李文鹏;;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探析[J];企业研究;2013年22期

5 栾菁;;影子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J];中国市场;2014年13期

6 侯健;;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J];南方金融;2012年06期

7 徐军辉;;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3年02期

8 徐军辉;;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武汉金融;2013年03期

9 陈功侃;刘鸿杰;陶慧青;陈欢;王良华;;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以临海市休闲用品制造业为例[J];浙江经济;2013年09期

10 蒋铭;杨海霞;秦燕妮;;浅谈中国式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3年1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蓝姝 刘力图;“影子银行”逼宫 广东会否重演温州危机[N];华夏时报;2011年

2 乔妼东;发展小微企业需要成熟的影子银行体系[N];证券日报;2013年

3 巴曙松;政策方向应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转型[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长见;池州市影子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刘丽;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蔡群;影子银行对我国上市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4 潘冬至;影子银行风险传导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5 汪洋;影子银行体系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6 张文;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7 周瑞雪;我国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8 周扬帆;影子银行增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夏红玉;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马先先;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9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669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4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