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转型
本文选题:地理位置 + 环境规制 ; 参考:《财经研究》2016年09期
【摘要】:关注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波特假说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文章将地理位置纳入波特假说的分析框架中,从融资约束和市场需求的角度考察了不同地理位置的公司在环境规制下的创新转型行为。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越严厉,越有助于提升污染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进而促进企业转型;与地处中心城市的企业相比,处于偏远地理位置的企业创新投入水平较低,环境规制对偏远地区企业创新转型的积极作用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以缓解偏远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促使其在环境规制背景下顺利实现创新转型。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全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所面临的阻力,而且为我国的"城市圈"扩容建设以及财政补贴资金向偏远地区倾斜提供了微观证据支持。
[Abstract]:The Porter hypothesis, which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Chinese government and scholars. In this paper,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Porter's hypothesis, and the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behavior of firms with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und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s investig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market deman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ore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e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investment of polluting enterprises, and the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compared with enterprises located in central cities,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investment of enterprises in remot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s lower. The positiv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innovation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in remote areas is weak. The fur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the insufficient market demand of enterprises in remote areas can be alleviated by the way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subsidy, which can promote their innovation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resistance of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trategy of enterprise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vides microcosmic evidence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ircl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inclination of financial subsidy funds to remote areas.
【作者单位】: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YJC630216)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Q195) 湖北经济学院校级青年科研项目(XJ2015011)
【分类号】:F2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显萍;;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以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2 王爱兰;;论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波特假设”理论验证的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郭庆;;环境规制中的规制俘获与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9年02期
4 刘研华;王宏志;;我国环境规制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9年11期
5 陈莹;;我国对企业的环境规制效率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年09期
6 叶祥松;彭良燕;;我国环境规制的规制效率研究——基于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J];经济学家;2011年06期
7 李顺毅;;环境规制有利于提高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天府新论;2011年06期
8 彭囝囡;;环境规制的综合理论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03期
9 郭庆;;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环境规制监督系统设计[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年06期
10 杨涛;环境规制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奥野利文;;日本の环境规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林霞;吴献金;;湖南省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协整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3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4 姚圣;;政治关联缓冲、环境规制软约束与环境会计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叶祥松;;不同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99-2008年的实证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岭;;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和环境污染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曾文慧;;流域越界污染规制:对中国跨省水污染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8 肖鹏;胡许萍;;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海尔的探索性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案例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叶元煦;汪涛;韩威;;大国区域间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鹏;高妍伶俐;;环境规制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部门的数据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王家庭 孙哲;环境规制如何推动区域创新?[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张Z,
本文编号:2072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07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