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对情绪耗竭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00:18
【摘要】:伴随着通讯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智能通讯移动终端迅速普及并呈现多样化。员工在非工作的时间里利用通信工具处理工作,即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working through ICT after hours)行为已变的非常普遍。该行为对人们的生活形成了深远影响,它模糊了工作与非工作的边界,形成了工作连通,使人们难以从工作中完全脱离开来,进而产生疲惫的感觉,形成情绪耗竭。本文梳理之前学者的相关研究,整理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心理脱离、情绪耗竭等相关理论及测量方法,针对以上现象和问题,构建了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心理脱离-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路径模型,探讨心理脱离在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与情绪耗竭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内容包括在非工作时间里利用通信工具处理工作的情况、心理脱离、情绪耗竭等方面测量。对292名上班人员进行问卷调查,SPSS19.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论如下所述:(1)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对情绪耗竭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脱离在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与情绪耗竭之间起部分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频率高,员工的心理脱离程度就比较低,在下班的时间不能得到恢复及放松,情绪耗竭就会越高。本文的管理启示:(1)组织和管理者在工作流程设计和绩效管理方面要综合考虑员工的实际能力,让员工尽量在公司按时完成相关工作流程和任务。管理者以身作则,在下班后不主动找员工交流与工作相关事宜公司提供关于时间管理的培训,提供弹性工作制或强制休假。考虑到心理脱离在二者之间中介作用,管理者可以尝试用心理脱离来降低情绪耗竭水平,进而提升员工的幸福感。(2)员工主动尝试一些远离通信工具的业余活动,例如有氧运动等,多接触本公司同事以外的朋友,不被工作相关的事情打扰,充分利用休息的时间得到恢复和放松。考虑到通信工具使用的普遍性,在家禁止使用通信工具工作的可能性比较低,员工可以考虑设置限制使用时段或紧急情况才用等使用边界,回归家庭,多与家人沟通互动,尽量减少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带来消极影响,同时可以设定一些固定的生活习惯,使个人的上下班角色能快速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2.92
【图文】:

心理,陡坡,决定因子,分析者


是心理脱离陡坡图检验的结果,它可以协助分析者决定因子的数目

决定因子,分析者,成份,陡坡


绪耗竭陡坡图检验的结果,它可以协助分析者决定因子的数目。根据为合适。表 5.13 成份矩阵 a题项成份1TC1 TC2 TC3 TC4 TC5 法 :主成份。提取了 1 个成份。法:主成份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敬;胡丽;张晶;;浅论移动办公新趋势[J];办公室业务;2015年08期

2 李爱梅;夏萤;高结怡;荣恺兮;王虹;;下班后能否从工作中解脱?——员工心理脱离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年02期

3 彭聪;谢为伊;李付丹;任鲁宁;;心理脱离研究进展[J];现代商业;2014年11期

4 龚会;王永丽;卢嘉辉;;从工作中解脱出来?心理解脱在工作/家庭界面中的作用[J];中大管理研究;2012年02期

5 徐婷;王益宝;;员工幸福感研究综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5期

6 郭素然;伍新春;;反刍思维:理论解释、产生机制与测量工具[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3期

7 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孟莹;心理脱离在工作压力源与情绪耗竭关系间的作用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谢菊兰;非工作时间的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行为与幸福感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杨洁;双职工夫妻工作中心性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55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755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