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与模式探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与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创新为亘古不变的主题。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融合,科技创新与时俱进,激发出无限创业团队的创新活力,创新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业、互联网金融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等新一批的众创空间为新兴产业的兴起提供了重要场所。全国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众创空间,各企业纷纷以不同形式、不同途径,参与众创空间的建设和培育,力争把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本文通过众创模式、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结合上海市现有众创空间的成功典型案例,分析其不同模式的众创空间产生和发展机制,深入研究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以揭示众创空间发展的地理学规律,以及对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发展的影响研究,并对众创空间未来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整篇论文的方法论,包括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文献综述。第一章为绪论,在明确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确立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以下三方面整理了本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众创模式、创业活动产生、创业生态系统,并对国外孵化器等创业空间的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其发展模式。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第三章为上海市众创空间的现状分析,从发展历程、分布特征、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第四章为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实证分析的子课题,通过采取定性分类、实地访谈和调研等方法,对爱酷空间、飞马旅、零号湾进行实地访谈,从而深入分析其空间特征和发展机制。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众创空间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市众创空间主要是依托孵化器、高科技产业园、创意产业园以及大学等逐渐发展起来的。基于不同外部因素下,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及发展机制产生分异,主要形成产业链驱动、创意园驱动和产学研驱动的众创空间。众创空间作为大众创客交流、分享和协作平台,集结了众多创新力量,孕育无限创新的可能。众创空间的社会属性使得众创空间交织着各种社会网络,推动创新知识在其中创造并流动。
【关键词】:众创空间 发展现状 发展模式与机制 创业生态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9.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7
- 第一章 绪论17-22
- 1.1 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7-18
- 1.1.1 论题的提出17
- 1.1.2 研究意义17-18
- 1.2 论文的框架及研究方法18-20
- 1.2.1 总体研究框架18-19
- 1.2.2 主要研究方法19-20
- 1.3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20-22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22-36
- 2.1 众创空间的相关概念解析22-25
- 2.1.1 传统孵化器22-23
- 2.1.2 新型孵化器23
- 2.1.3 众创空间23-25
- 2.2 众创空间产生的理论基础25-29
- 2.2.1 众创模式的相关研究25-26
- 2.2.2 创业活动产生的相关研究26-28
- 2.2.3 创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28-29
- 2.3 中国众创空间的构建29-32
- 2.3.1 中国创新创业文化概述29-31
- 2.3.2 中国众创空间构建思想31-32
- 2.4 国外孵化器案例解读32-35
- 2.4.1 国外孵化器的典型模式解读32-34
- 2.4.2 经验借鉴34-35
- 2.5 小结35-36
- 第三章 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及现状36-56
- 3.1 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历程36-39
- 3.1.1 创业中心时期36
- 3.1.2 高科技园区时期36
- 3.1.3 大学孵化器时期36-37
- 3.1.4 专业型孵化器时期37
- 3.1.5 新型孵化器时期37-38
- 3.1.6 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阶段特征比较分析38-39
- 3.2 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39-49
- 3.2.1 发展现状39-41
- 3.2.2 空间分布41-45
- 3.2.3 发展模式45-49
- 3.3 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机制——基于创业生态系统49-53
- 3.3.1 创业环境——创业的基础和前提49-52
- 3.3.2 服务体系——创业的空间和平台52
- 3.3.3 培育体系——创业的保障和动力52-53
- 3.4 上海市众创空间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3-55
- 3.4.1 发展影响53-54
- 3.4.2 不足之处54-55
- 3.5 小结55-56
- 第四章 关于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56-78
- 4.1 研究方法56
- 4.2 爱酷空间——产业链驱动56-63
- 4.2.1 发展现状56-59
- 4.2.2 发展模式59-61
- 4.2.3 发展机制61-63
- 4.3 飞马旅——创意园驱动63-70
- 4.3.1 发展现状63-66
- 4.3.2 发展模式66-67
- 4.3.3 发展机制67-70
- 4.4 零号湾——产学研驱动70-75
- 4.4.1 发展现状70-71
- 4.4.2 发展模式71-72
- 4.4.3 发展机制72-75
- 4.5 案例比较分析75-77
- 4.6 小结77-7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8-81
- 5.1 主要结论78-79
- 5.2 政策建议79-81
- 参考文献81-85
- 后记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倪前龙;国外大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及其借鉴[J];上海综合经济;1997年11期
2 张瑞平;;西部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3 胡建勇;;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从集约到扩张[J];中国市场;2014年24期
4 杨金华;;区域饭店业的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柴兴楠;郑维刚;;浅谈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彭涛;王建军;李晓晖;易晓峰;;论亚运会背景下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基于城市发展供需关系的分析[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袁博;陶文铸;;我国“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模式初探——以京广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冯正汉;;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的路径和空间发展模式[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朱海玄;;深圳市大芬地区文化产业及其空间发展模式探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曹丰林;;基于珠江河口变迁对广州南沙空间发展模式探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中华;张沛;;西安大都市休闲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菲;;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尺度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探索——以松阳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新京;怎样给城市减负?[N];中华建筑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钰雯;望城区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史明纯;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与模式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侍非;安徽中部地区城市群范围界定及其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年
4 邵琛;大都市区域内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初探[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5 毛宇婕;基于生态景观保护的西安渭河两岸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金革;空港新城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7 金闻多;杭州上泗地区空间发展模式与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武睿娟;紧凑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培培;基于空间绩效评价的焦作市空间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袁博;京广高速铁路沿线“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与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8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