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3 09:11
目前,企业新生代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这种状况既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员工自身生涯进步。如何留住新生代员工,使其与企业同舟共济,实现双赢,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企业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企业提升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提供现实依据与建议。本研究以我国企业中的新生代员工为对象,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确定研究目的与内容,并结合访谈内容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在理论研究与访谈的过程中,发现薪酬满意度、工作压力、职业发展、人-职匹配、职业规划、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是企业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新生代员工对目前的薪酬福利较为不满,工作压力较大,职业规划能力较低,主动离职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对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相对满意;第二,企业新生代员工的性别、婚育情况、户口性质、单位性质、职位、月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在离职意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三,薪酬满意度、职业发展、人-职匹配、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与离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压力与离职意向呈显著正相关;第四,本研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方...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需要层次图
8和保健因素中分别选取影响因素进行验证。联系实际工作情况,该理论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可以一方面注重工作中的保健因素,减低员工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扩大激励因素的使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由此减少员工离职。需求层次理论针对个体的需要和行为动机,双因素理论针对满足这些需要的目标和诱因①。这两个理论兼容并蓄,可以从需求与原因两个角度来解释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将这两个理论相结合,探究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图1-2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结合图三、特质-因素论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森斯教授(FrankParsons)最早提出特质-因素论,它的核心是强调个人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帕森斯提出了职业选择三要素:第一是全方位了解自己,需要个体依据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外部工作环境,从自身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了解自己;第二是全面了解职业,即需要个体了解劳动力市场大背景、国家优惠政策、职业的类别、行业和企业环境、晋升机会和职业所要求的能力等;第三,将自我认知与所掌握页。①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10图1-3论文研究思路图二、研究方法(一)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通过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检索与综述,以便使自己的研究能建立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使研究成果有新的突破和创新①。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对新生代员工和离职意向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建立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总结了新生代员工产生离职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①胡中锋、蒋毅欢:《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第51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90后新生代员工组织忠诚度调查报告[J]. 邓修颖,石逸芸,程莹,李婷芳,刘飞. 经营与管理. 2020(01)
[2]基于TPB理论的互联网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分析[J]. 康雨佳,潘攀. 经营与管理. 2020(01)
[3]企业员工家庭-工作冲突对离职意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姜海,吴婧怡,王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5)
[4]新生代员工职场友谊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公路施工行业的分析[J]. 李智. 焦作大学学报. 2019(03)
[5]包容型领导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J]. 杜鹏程,韦祎,谢含章,郑飞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6]科技人才组织领地行为如何影响其离职意向——婚姻状况与心理所有权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 程龙,于海波,张璐,安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3)
[7]新生代员工离职原因及对策分析[J]. 杨清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9(03)
[8]新生代、中生代、老生代员工的需求冲突与化解策略[J]. 孙敬良. 领导科学. 2019(02)
[9]大公司的福利——食堂篇2[J]. 高婧,史小兵,金雨,肖予为,王家乐. 中国企业家. 2018(21)
[10]社会组织从业青年的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的调查研究[J]. 孙力强,李国武.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9)
博士论文
[1]易变性职业生涯路径研究[D]. 符谢红.东华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JW公司新生代员工流失问题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D]. 高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
[2]Y公司员工流失风险与防控措施研究[D]. 郭异花.湖北工业大学 2019
[3]女性工作-家庭冲突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D]. 韦祎.安徽大学 2019
[4]新生代员工个人—工作匹配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金剑.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LG房地产公司员工离职问题诊断与对策研究[D]. 孔燕婷.华南理工大学 2018
[6]华龙证券客户经理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D]. 王雪.兰州大学 2018
[7]企业员工离职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刘庆瑜.北京邮电大学 2018
[8]结构化面试对招聘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 刘立萍.东北师范大学 2017
[9]北京IT企业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朱春蕊.华北理工大学 2015
[10]80后大学生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及管理研究[D]. 段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52913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需要层次图
8和保健因素中分别选取影响因素进行验证。联系实际工作情况,该理论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可以一方面注重工作中的保健因素,减低员工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扩大激励因素的使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由此减少员工离职。需求层次理论针对个体的需要和行为动机,双因素理论针对满足这些需要的目标和诱因①。这两个理论兼容并蓄,可以从需求与原因两个角度来解释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将这两个理论相结合,探究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图1-2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结合图三、特质-因素论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森斯教授(FrankParsons)最早提出特质-因素论,它的核心是强调个人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帕森斯提出了职业选择三要素:第一是全方位了解自己,需要个体依据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外部工作环境,从自身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了解自己;第二是全面了解职业,即需要个体了解劳动力市场大背景、国家优惠政策、职业的类别、行业和企业环境、晋升机会和职业所要求的能力等;第三,将自我认知与所掌握页。①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10图1-3论文研究思路图二、研究方法(一)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通过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检索与综述,以便使自己的研究能建立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使研究成果有新的突破和创新①。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对新生代员工和离职意向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建立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总结了新生代员工产生离职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①胡中锋、蒋毅欢:《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第51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90后新生代员工组织忠诚度调查报告[J]. 邓修颖,石逸芸,程莹,李婷芳,刘飞. 经营与管理. 2020(01)
[2]基于TPB理论的互联网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分析[J]. 康雨佳,潘攀. 经营与管理. 2020(01)
[3]企业员工家庭-工作冲突对离职意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姜海,吴婧怡,王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5)
[4]新生代员工职场友谊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公路施工行业的分析[J]. 李智. 焦作大学学报. 2019(03)
[5]包容型领导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J]. 杜鹏程,韦祎,谢含章,郑飞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6]科技人才组织领地行为如何影响其离职意向——婚姻状况与心理所有权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 程龙,于海波,张璐,安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3)
[7]新生代员工离职原因及对策分析[J]. 杨清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9(03)
[8]新生代、中生代、老生代员工的需求冲突与化解策略[J]. 孙敬良. 领导科学. 2019(02)
[9]大公司的福利——食堂篇2[J]. 高婧,史小兵,金雨,肖予为,王家乐. 中国企业家. 2018(21)
[10]社会组织从业青年的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的调查研究[J]. 孙力强,李国武.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9)
博士论文
[1]易变性职业生涯路径研究[D]. 符谢红.东华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JW公司新生代员工流失问题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D]. 高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
[2]Y公司员工流失风险与防控措施研究[D]. 郭异花.湖北工业大学 2019
[3]女性工作-家庭冲突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D]. 韦祎.安徽大学 2019
[4]新生代员工个人—工作匹配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金剑.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LG房地产公司员工离职问题诊断与对策研究[D]. 孔燕婷.华南理工大学 2018
[6]华龙证券客户经理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D]. 王雪.兰州大学 2018
[7]企业员工离职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刘庆瑜.北京邮电大学 2018
[8]结构化面试对招聘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 刘立萍.东北师范大学 2017
[9]北京IT企业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朱春蕊.华北理工大学 2015
[10]80后大学生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及管理研究[D]. 段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52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45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