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
发布时间:2021-12-24 22:54
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保持并不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在全球竞争中常盛不衰,是当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微观层面的创新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行业、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等宏观创新主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源,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九大肯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自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同时,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调仍要继续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将创新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核心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强调了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企业创新体系的构建是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必要前提。深刻剖析企业的创新决定机制,一方面公司治理机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决定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是企业运行的基本规范;另一方面公司治理机制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基础,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由...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基本概念约定
第一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评述
第一节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价值论与创新效应
二、经济增长理论与创新效应
三、创新理论与创新效应
四、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与创新效应
第二节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企业创新活动及其影响因素
二、股权结构、高管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
三、企业创新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第三节 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一、已有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第二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创新效应的内生动力
一、创新效应的起点: 企业创新活动
二、创新效应的现实基础: 创新型资源配置
三、创新效应的核心: 支持创新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二节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研究的基本要求
一、创新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二、创新活动代理变量的过程性与动态性
三、完善股权结构和高管激励机制的过程性与动态性
第三节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价值创造
一、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本质: 价值创造
二、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目标: 永续发展
第三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股权集中与企业创新活动
二、股权制衡与企业创新活动
三、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活动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解释说明及定义
三、研究模型及构建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相关性检验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改变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测度指标
二、改变股权制衡程度的测度指标
三、加入市场化程度控制变量
四、工具变量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产权性质差异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谁更具有创新性?
二、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三、高管激励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解释说明及定义
三、研究模型及构建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差异性检验)
二、相关系数检验
三、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
四、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改变反映企业创新的测度指标
二、添加控制公司宏观经济环境的控制变量
三、倾向得分匹配(PSM)
四、改变因变量的度量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价值创造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
二、股权集中在创新投入影响企业价值中的调节作用
三、股权制衡在创新投入影响企业价值中的调节作用
四、高管股权激励在创新投入影响企业价值中的调节作用
五、高管薪酬激励在创新投入影响企业价值中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解释说明及定义
三、研究模型及构建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相关性检验分析
三、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
四、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改变反映企业价值的代理变量
二、改变反映研发投入密度的代理变量
三、变更股权制衡程度的代理变量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政策建议
四、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的银行管制放松、结构性竞争和企业创新[J]. 张杰,郑文平,新夫.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0)
[2]公司治理对医药企业创新价值创造率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J]. 陆伟,吴晓明. 工业技术经济. 2017(09)
[3]企业的避税行为会促进技术创新吗[J]. 施先旺,刘馨月. 财会月刊. 2017(23)
[4]内部控制、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能力的关系研究[J]. 杨清香,廖甜甜. 管理学报. 2017(08)
[5]研发支出资本化向市场传递了公司价值吗?[J]. 张倩倩,周铭山,董志勇. 金融研究. 2017(06)
[6]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企业创新能力测度——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J]. 张玉娟,汤湘希.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8)
[7]中国宇航企业创新认知影响因素研究[J]. 陈建军,李国鑫,王正沛,雷婷. 中国软科学. 2017(05)
[8]家族管理影响中小家族企业价值的路径:基于行业竞争的代理理论和效率理论的研究[J]. 陈志斌,吴敏,陈志红.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5)
[9]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义及当代价值——对非物质劳动论与知识价值论的再思考[J]. 孙乐强. 理论探索. 2017(03)
[10]企业创新投入、绩效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J]. 王一鸣,杨梅. 经济问题. 2017(04)
本文编号:3551341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基本概念约定
第一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评述
第一节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价值论与创新效应
二、经济增长理论与创新效应
三、创新理论与创新效应
四、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与创新效应
第二节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企业创新活动及其影响因素
二、股权结构、高管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
三、企业创新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第三节 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一、已有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第二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创新效应的内生动力
一、创新效应的起点: 企业创新活动
二、创新效应的现实基础: 创新型资源配置
三、创新效应的核心: 支持创新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二节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研究的基本要求
一、创新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二、创新活动代理变量的过程性与动态性
三、完善股权结构和高管激励机制的过程性与动态性
第三节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价值创造
一、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本质: 价值创造
二、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目标: 永续发展
第三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股权集中与企业创新活动
二、股权制衡与企业创新活动
三、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活动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解释说明及定义
三、研究模型及构建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相关性检验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改变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测度指标
二、改变股权制衡程度的测度指标
三、加入市场化程度控制变量
四、工具变量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产权性质差异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谁更具有创新性?
二、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三、高管激励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解释说明及定义
三、研究模型及构建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差异性检验)
二、相关系数检验
三、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
四、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改变反映企业创新的测度指标
二、添加控制公司宏观经济环境的控制变量
三、倾向得分匹配(PSM)
四、改变因变量的度量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的价值创造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
二、股权集中在创新投入影响企业价值中的调节作用
三、股权制衡在创新投入影响企业价值中的调节作用
四、高管股权激励在创新投入影响企业价值中的调节作用
五、高管薪酬激励在创新投入影响企业价值中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解释说明及定义
三、研究模型及构建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相关性检验分析
三、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
四、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改变反映企业价值的代理变量
二、改变反映研发投入密度的代理变量
三、变更股权制衡程度的代理变量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政策建议
四、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的银行管制放松、结构性竞争和企业创新[J]. 张杰,郑文平,新夫.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0)
[2]公司治理对医药企业创新价值创造率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J]. 陆伟,吴晓明. 工业技术经济. 2017(09)
[3]企业的避税行为会促进技术创新吗[J]. 施先旺,刘馨月. 财会月刊. 2017(23)
[4]内部控制、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能力的关系研究[J]. 杨清香,廖甜甜. 管理学报. 2017(08)
[5]研发支出资本化向市场传递了公司价值吗?[J]. 张倩倩,周铭山,董志勇. 金融研究. 2017(06)
[6]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企业创新能力测度——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J]. 张玉娟,汤湘希.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8)
[7]中国宇航企业创新认知影响因素研究[J]. 陈建军,李国鑫,王正沛,雷婷. 中国软科学. 2017(05)
[8]家族管理影响中小家族企业价值的路径:基于行业竞争的代理理论和效率理论的研究[J]. 陈志斌,吴敏,陈志红.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5)
[9]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义及当代价值——对非物质劳动论与知识价值论的再思考[J]. 孙乐强. 理论探索. 2017(03)
[10]企业创新投入、绩效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J]. 王一鸣,杨梅. 经济问题. 2017(04)
本文编号:3551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55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