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协同创新实证研究——竞争者协同创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15 13:20
本文确定了企业协同创新的6个主要外部主体,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有效收集了254份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企业与不同主体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并探究了对应的竞争者协同创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与政府、竞争者、供应商、客户、研究组织、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企业-客户>企业-供应商>企业-研究组织>企业-竞争者>企业-中介机构>企业-政府。(2)竞争者与政府、供应商、研究组织、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会对相应的企业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竞争者-客户协同创新没有这样的调节作用。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2.1.1 主效应假设
2.1.2 调节效应假设
2.2 研究方法
2.2.1 变量测量
2.2.2 问卷与数据
3 实证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3.2 回归分析
4 主要研究结论及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式创新网络形成及演化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彭华涛,Bert Sadowski. 科研管理. 2014(08)
[2]产业链上下游链合创新联盟的博弈分析[J]. 刘志迎,李芹芹.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06)
[3]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 陈劲,阳银娟. 科学学研究. 2012(02)
[4]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J]. 陈劲. 科学学研究. 2011(12)
[5]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 吕静,卜庆军,汪少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3)
[6]创新系统中科技中介组织的角色定位研究[J]. 李柏洲,孙立梅.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09)
[7]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 解学梅. 管理科学学报. 2010(08)
[8]构建中小企业创新的政府支持系统——基于“智猪博弈”模型的分析[J]. 王亚玲. 生产力研究. 2008(11)
本文编号:3731099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2.1.1 主效应假设
2.1.2 调节效应假设
2.2 研究方法
2.2.1 变量测量
2.2.2 问卷与数据
3 实证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3.2 回归分析
4 主要研究结论及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式创新网络形成及演化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彭华涛,Bert Sadowski. 科研管理. 2014(08)
[2]产业链上下游链合创新联盟的博弈分析[J]. 刘志迎,李芹芹.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06)
[3]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 陈劲,阳银娟. 科学学研究. 2012(02)
[4]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J]. 陈劲. 科学学研究. 2011(12)
[5]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 吕静,卜庆军,汪少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3)
[6]创新系统中科技中介组织的角色定位研究[J]. 李柏洲,孙立梅.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09)
[7]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 解学梅. 管理科学学报. 2010(08)
[8]构建中小企业创新的政府支持系统——基于“智猪博弈”模型的分析[J]. 王亚玲. 生产力研究. 2008(11)
本文编号:3731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73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