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钢铁企业破产重整的经济效应研究 ————以重庆钢铁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30 04:1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钢铁企业产能过剩、供需错位、成本过高、科技含量低、盈利不佳等弊端日益凸显,更有一部分企业濒临破产,难以为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快出清这些企业成为当下迫切而棘手的命题。若直接进行破产清算,有些企业却又尚存营运价值与重生希望,清算则显得过于武断,增加破产成本的同时也无法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此时,危机四伏、生存堪忧的重庆钢铁积极响应中央“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号召,在政府的主导下,依托市场化手段,率先实施破产重整,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应。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案是首例“A+H股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和首例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同时创下了规模和速度之最,被认为“特别重大无先例”,成为2018年全国审判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可见,本文选取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案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时效性。文章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立足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在对相关概念、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和破产重整现状进行论述之后,利用营运价值论、利益与共论和社会政策论,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重庆钢铁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其破产重整的动因,挖掘其重整方案里蕴含的供给侧改革...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3.2 关于破产重整的研究
        1.3.3 关于破产重整经济效应的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1.2 破产重整
        2.1.3 经济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营运价值论
        2.2.2 利益与共论
        2.2.3 社会政策论
        2.2.4 经济效应的评价
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破产重整现状
    3.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现状
        3.1.1 产能严重过剩
        3.1.2 盈利不佳,普遍亏损
        3.1.3 供给侧改革后,钢铁企业趋好向暖
    3.2 钢铁企业破产重整概况
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案例分析
    4.1 重庆钢铁简介
    4.2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的原因
        4.2.1 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4.2.2 危机四伏倒逼企业改革
        4.2.3 多次自救失败告终
    4.3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过程
        4.3.1 破产清算或重整的选择
        4.3.2 破产重整的进程
    4.4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方案分析
        4.4.1 去产能方案
        4.4.2 去杠杆方案
        4.4.3 降成本方案
        4.4.4 补短板方案
    4.5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结果
5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的经济效应分析
    5.1 破产重整的财务效应分析
        5.1.1 去产能效应
        5.1.2 去库存效应
        5.1.3 去杠杆效应
        5.1.4 降成本效应
        5.1.5 补短板效应
    5.2 破产重整的市场效应分析
    5.3 破产重整的社会效应分析
        5.3.1 宏观层面
        5.3.2 微观层面
    5.4 破产重整的经济效应小结
6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机遇
        6.2.2 营运价值是重整的前提
        6.2.3 兼顾各方利益
        6.2.4 扩宽重整资金来源
        6.2.5 重视重整后的经营方案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3806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806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6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