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上市公司董事的海外经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8:12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董事的海外经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海外经历 公司业绩 内部治理 人才政策


【摘要】: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特征往往决定了董事会监管职能的效率。海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董事会规模、独立性以及是否两职合一的领导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董事会的结构特征对公司业绩和内部治理的影响,尤其是研究是董事会的规模、董事会独立以及董事长是否兼任CEO的领导结构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情况。但是现有的文献中较少的研究涉及董事的海外经历对公司业绩和公司治理的影响。王从教授提出了海外独立董事的利弊说,认为国内很多上市公司已经不满足于从本国内部挑选、招募理想的独立董事人选,因而将目标对准海外的独立董事。虽然海外独立董事所处的位置可能相对国内而言更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为公司拓宽海外市场和业务,还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先进的公司治理措施和理念,强化监督作用。但是由于海外独立董事所处的位置与公司往往相隔万里,出息董事会的频率必然不高,同时由于不同国家间政策、文化等差异,也会使得海外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大大削弱,影响董事会的有效性,因此海外独立董事是把双刃剑,利弊共存。然而在知识就是生产力的当代经济中,知识和经验可以被视为管理人员的禀赋,因此董事的海外经历能够为董事积累人力资本,对董事会发挥职能和提供公司治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并且,21世纪以来,我国各省政府也出台了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就业的优惠措施,人才流失的情况得到逆转,回归就业的海归人数逐年增多,这也为上市公司聘请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提供了现实条件。据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显著影响,并且影响程度与海外经历的异质性相关。在海外高校取得了经管、商务专业学位的留学经历的董事,相比于获得其他专业学位的留学经历,或者没有取得任何海外高校学位的董事,能够对公司业绩产生能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若这些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在海外取得了海外高校的经管或商务专业的学位,也就是说他们接触了大量海外国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则他们的海外经历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海外经历而已,能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又给上市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主要的职能就是协调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同时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专业性意见。因此,董事会的特征决定了董事会职能能否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据此,本文又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能够通过提供董事会的职能,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在研究董事的海外经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时,采用了多种业绩指标,不仅包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还包括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评价指标;不仅包括会计业绩指标,还包括市场价值衡量的业绩指标,从市场业绩和会计业绩两个角度分别证实了,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对公司业绩的积极影响,因此本文所得出的结论能够避免单一变量的片面性,结果的可信度更高。而且通过区分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其海外经历与自身的才能对公司业绩的不同影响,本文还证明了相比于董事的自身才能,其在海外获得的经历才是影响公司业绩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董事的海外经历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渠道来实现。首先,通过学习国外企业如何运营的专业知识,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能够向企业传输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业绩。因此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和公司经营理论,这类董事的存在就有可能帮助公司提高生产力。其次,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可能通过留学或者海外任职的经历积累了一些海外资源和渠道,能够帮助企业取得更多海外投资机会,拓展公司的国际化业务。最后,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在执行监管职能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也可能更有效率,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在国外所积累的专业知识,还因为他们在海外长期接触发达国家先进的公司治理方式和经验,能够想公司引入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和措施。不仅如此,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也可能相对较弱,因此更有动力从上市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公司价值的增长出谋划策,而不是取悦政客或其他的地方组织。由此,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提高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比例能够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内部治理水平。为了给企业如何吸引具有海外经历的人才提供建议,文章还研究了1992年以来我国各省政府相继出台的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优惠政策的效果。结果表明,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出台前后,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比例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证实了这些优惠政策发挥了明显的效力。因此上市公司所在地的相关政府以及上市公司自身,可以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各类优惠政策,通过有效竞争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能水平和监管效率,更有利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改善和业绩的提升。由于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时,董事会特征变量很容易存在内生性问题。为了对本文可能存在的内生性进行检验,研究采用了各业绩指标的滞后期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多期滞后回归,证明了公司过去的业绩表现并不能解释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比例变动,由此排除了内生性假设。本文的特点及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上市公司董事的海外经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假定,并对这一假定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的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各地省政府出台海外人才吸引政策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一部分国内上市公司要到海外聘请独立董事的现象。而且,由于本文的研究样本涉及大量定性数据,需要手动搜集,而这些手动搜集得到的数据又正好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因此本文所涉及的样本数据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然而,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上面提到的,董事会特征变量极容易出现于公司业绩双向影响的关系,从而导致内生性。本文仅通过滞后期回归的方式对模型的内生性进行检验,而没有采用多种方式检验内生性以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介绍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三章,介绍理论背景与模型设计;第四章,数据来源与实证结果;第五章,稳健性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内生性;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海外经历 公司业绩 内部治理 人才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F271;F272.5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2
  • 1.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12-14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5
  • 1.2.1 研究的目的14-15
  • 1.2.2 研究的意义15
  • 1.3 创新与不足15-17
  • 1.3.1 创新15-16
  • 1.3.2 不足16-17
  • 2. 文献综述17-21
  • 2.1 国外文献综述17-19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9-20
  • 2.3 本章小结20-21
  • 3. 理论背景及研究设计21-35
  • 3.1 理论背景21-24
  • 3.1.1 资源禀赋与人力资本21-22
  • 3.1.2 生产函数与企业管理22
  • 3.1.3 董事会制度与委托代理问题22-24
  • 3.2 研究假设24-26
  • 3.2.1 具有海外经历的董事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24-25
  • 3.2.2 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能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25
  • 3.2.3 人才政策与有海外经历董事的比例25-26
  • 3.3 变量的选择说明26-32
  • 3.3.1 董事海外背景指标27
  • 3.3.2 业绩指标27-28
  • 3.3.3 公司内部治理指标28-29
  • 3.3.4 政策指标29
  • 3.3.5 控制指标29-31
  • 3.3.6 补充变量31-32
  • 3.4 模型设计32-35
  • 3.4.1 有海外经历董事的比例与公司业绩32-33
  • 3.4.2 有海外经历董事的比例与公司治理33
  • 3.4.3 人才政策与有海外经历董事的比例33-35
  • 4. 实证分析35-56
  • 4.1 数据来源35-36
  • 4.2 描述统计36-40
  • 4.2.1 董事特征数据的描述统计36-38
  • 4.2.2 人才政策的出台38-40
  • 4.3 多重共线性检验40-42
  • 4.4 实证结果42-56
  • 4.4.1 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与公司业绩42-54
  • 4.4.2 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与公司治理54-56
  • 5. 人才引进政策的有效性56-60
  • 6. 结论与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燕;;关于公司成长性研究的综述[J];价值工程;2009年12期

2 徐经长;王胜海;;核心高管特征与公司成长性关系研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3 李角奇;;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J];经济纵横;2011年10期

4 谢晓燕;陈姗姗;;财务信息视角下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以内蒙古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3年05期

5 倪筱楠;王沈桥;;系统视角下上市公司成长性发展测度评价探讨[J];企业经济;2013年08期

6 ;宝新能源:公司业绩持续向好[J];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34期

7 惠恩才;关于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04期

8 王建文;何雪婷;;控股股东累计净减持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J];商业会计;2014年02期

9 张皓;;新疆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04期

10 薛玉莲;河南省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分析[J];中州审计;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军;;股利政策、公司成长性和资源配置:基于大股东掏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章卫东;张洪辉;邹斌;孙一凡;;政府干预、大股东资产注入:支持抑或掏空[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蒋义宏;陈辉发;;年报预约披露情况研究——来自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刘婷;;负债制度阈值对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廷求;初建学;陈德球;;完善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自主还是强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自查报告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刘仕煜;王福胜;;再探公司治理及其评价:成本收益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章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实证研究——基于2009年沪深股市A股经验数据[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震;张鸣;;高管人员报酬与业绩评价指标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对两类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辉;龚丽;;IT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体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10 姚明龙;张丹敏;邱雅雯;;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问题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臣 孙斌;中小板公司成长性总体下降[N];经济观察报;2005年

2 民族证券 刘佳章;维稳有赖于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徐建民;从年报看上市公司成长性[N];证券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彭友;逾两成业绩下滑 拟上市公司成长性堪忧[N];经济观察报;2014年

5 叶晓彤;投资成长公司是规避风险的好方法[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王健杰;上市公司成长性之行业篇[N];北京商报;2007年

7 华泰证券研究所;117家公司连续9季业绩增长[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蒋家华;首先应知所买股票公司是做什么的[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应尤佳;海参价格上涨增强相关公司底气[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张媛媛 胡学文;1401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三季报[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永新;大股东视角下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邓建平;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与效率[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徐金球;公司治理溢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阳浙江;中国上市公司总经理更替模式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金建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D];浙江大学;2010年

6 官心怡;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对公司持续成长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7 肖华芳;公司治理对自愿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潘鸿;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曾江洪;中小上市公司治理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刘建勇;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霞如;银行持股与公司在职消费的实证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姚美玲;WF公司对LY公司资产收购的案例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朝;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刘源;基于代理冲突视角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刘琼;公司成长性对高管离职影响的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祝艺;特批上市公司效率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润秀;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8 周艳辉;我国东西部纺织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9 史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和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10 张莉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成长性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93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893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