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颠覆传媒业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颠覆传媒业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媒体 网民规模 传媒企业 统计报告 底层架构 时光荏苒 腾讯 世界互联网 时间成本 数据分析
【摘要】:正时光荏苒,我国的互联网迎来了20周岁。互联网已经和发动机、电力一样,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和标配,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彻底颠覆了传媒业。互联网媒体正在高度替代传统媒体网民规模已经突破6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
【作者单位】: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3AXW0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9;G219.2
【正文快照】: 时光荏苒,我国的互联网迎来了20周岁。互联网已经和发动机、电力一样,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和标配,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彻底颠覆了传媒业。互联网媒体正在高度替代传统媒体网民规模已经突破6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 《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随视传媒:像电视一样卖互联网广告[J];商务周刊;2010年23期
2 ;蝴蝶的翅膀——互联网媒体的影响力[J];中国报业;2006年11期
3 张健敏;;警惕互联网“社区论坛”以讹传讹[J];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06期
4 惠铭生;;地方媒体为何动辄“失语”?[J];中国信息界;2004年24期
5 黄庆;;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才智;2009年33期
6 邱文中;;互联网广告类型及其广告媒体特性研究[J];新闻界;2007年06期
7 杨文博;肖明超;王海龙;江志强;马良骏;;网络类新媒体的生态与价值——“新媒体,新营销”2007上海论坛观点集粹(下)[J];中国广告;2007年10期
8 胡江春;;互联网政治时代——2008年1月互联网舆情分析[J];今传媒;2008年03期
9 常庆;网络媒体对传统传播方式的转变[J];当代传播;2002年03期
10 王明辉;;浅谈互联网新闻传播形态[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晓华;;决定受众选择互联网的因素研究——对权衡需求理论的再检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刘小燕;;试论外国人在华新闻媒介生存环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陈佳;;从Google看网络全球化传播的实质[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丁小文;;规范“网络推手”行为 弘扬先进网络文化[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5 苏继赏;宋君;;报网融合拓展新闻摄影发展新空间[A];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60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冬华;文帜;;广州大学生网络微博认知与评价调查[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7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波;实现网络与纸媒竞合双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王莹;财经纸媒遭遇网络浪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大力加强我国互联网媒体建设[N];人民日报;2000年
4 王嘉萌 丰彩维讯北京总经理;传统报刊的“全媒体”误区[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李慧;中国视听新媒体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N];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玉梅;“报纸网络谁笑到最后”再起争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胡英;互联网新旧媒体将融合而不是取代[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杨载润;奥运会网络受众规模激增CDN技术保顺畅[N];中国电子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姚志峰;瞄准北京奥运 各类媒体在博弈中交汇[N];中华新闻报;2006年
10 李伊兰;倒计时一年 门户网站提前打响奥运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良润;中国报业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昀;地方抗争事件的互联网话语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2 张俊平;互联网公关传播效果评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宋歌;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策划的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范珍珍;网报融合的新突破[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陶亮;德高传媒公司营销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翟京京;“网络中立”对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7 赵茜倩;互联网财经新闻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陈佳伟;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张士坤;微内容传播:两种舆论生成模式的冲突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张惠阳;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战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93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29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