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出处:《地理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四化”协调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问题区域
【摘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战略导向。本文着力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地级区域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分析探讨四化协调指数与区域发展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建立识别方法开展基于四化发展状态的问题区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四化各自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耦合度、协调度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越高,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越低;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及自然地理类要素对四化协调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及金融支持,以及大中型企业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等因素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更为稳健而积极;识别出四化发展存在若干问题的7类计145个地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传统农区、西南山地丘陵区和青藏高原区。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推进四化协调发展既需要共性制度创新,还需要针对问题区域及其区域问题研制区域政策,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与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扩大内需,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城镇投资和教育投资的效率。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41201176,41130748,411711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20365)~~
【分类号】:F424;F49;F320.1;F299.2
【正文快照】: 1引言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等非农产业部门、从乡村地区转移到城镇地域,是消除工农差异和城乡差异,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甚至后工业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1-5]。在这一以人口转移为主导的复杂过程中,有4个方面尤其值得重视:①农村劳动力向工业等非农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5期
2 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3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4期
4 刘彦随;李裕瑞;;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5 樊杰;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异[J];地理学报;1996年05期
6 张伟丽;覃成林;李小建;;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兼与省份数据的比较[J];地理研究;2011年08期
7 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5期
8 方创琳;刘晓丽;蔺雪芹;;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年04期
9 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10 丁志伟;张改素;王发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内在机理与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Eastern 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2期
2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Land Transfer on County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ed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Dali County,Shaanxi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1期
3 尧德明;陈玉福;张富刚;刘彦随;黄朝明;;层次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指标分解中的应用——以海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4 曾利彬;;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5 阎建苹;陈玉福;;鲁西北传统农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以德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6 牛海林;祁茹涛;;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7 门可佩;魏百军;;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8 蒋焕洲;;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9 门可佩;唐沙沙;;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姚涛;;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大荔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映洁;;中国过度城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彭,
本文编号:1321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32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