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生产性资本存量的测算

发布时间:2017-12-23 02:04

  本文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生产性资本存量的测算 出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通信技术 增长核算 年龄-效率模式 生产性资本存量


【摘要】:本文在年龄-效率模式计算的生产性资本存量之基础上,利用增长核算方法测算1991—2013年信息通信技术在中国经济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核算周期内,主要归因于硬件投资的增长,信息通信技术整体对中国经济产出和TFP增长的贡献比重持续上升,但仍落后于世界水平。虽然有迹象表明摩尔定律正在失效,但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潜力依然巨大。而要挖掘这种潜力,中国必须完善统计体系,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推广。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124.1;F623
【正文快照】: 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简称ICT)已成为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尝试测算ICT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通过国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晓陈;;中国资本投入:1978~2007——基于年龄—效率剖面的测量[J];管理世界;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子鹏;陈叶玲;;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演变——基于湖北经济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15期

2 蔡晓陈;;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变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周期性——基于原核算与对偶核算TFP差异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3 陈玉和;;我国信息要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性分析——基于中国2001~2012年Panel Data的经验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12期

4 余子鹏;王今朝;;投入结构对我国科技产出的效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10期

5 余子鹏;王今朝;;科技投入、结构演变与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11期

6 席玮;徐军;;省际研发资本服务估算:1998-2012[J];当代财经;2014年12期

7 刘飞;;ICT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联立方程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3期

8 朱玲;;企业人力资本效率差异研究——基于对我国电子行业近年发展的考察[J];第一资源;2014年03期

9 余子鹏;刘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要素效率关系分析[J];经济学家;2011年08期

10 范建双;虞晓芬;叶淑娥;;中国建筑业分行业资本存量测算[J];建筑经济;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钱信松;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问题、效应及治理[D];苏州大学;2013年

2 许鸿文;FDI技术外溢的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海笔;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选择的协同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任希丽;当前世界经济长波运行状态及趋势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谢小可;信息资源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黄榕;经济增长阶段转换下的结构转变及其演化[D];南京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彦波;生产能力利用率的估算及其在TFP核算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尹飞飞;信息化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D];湘潭大学;2012年

3 刘平;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与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牛龙;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5 秦增强;公共行政视角下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Maria Vittoria GRILLI;[D];复旦大学;2012年

7 肖青云;资本服务核算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8 王晓玲;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带动贡献的测算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9 叶帆帆;商贸流通业的资本服务测算及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徐缓;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服务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琳琳;任若恩;;资本投入测量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2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3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4 许宪春;;关于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的变化[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5 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J];世界经济;2005年12期

6 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08期

7 王益煊,吴优;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初步测算[J];统计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伟力;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如明,内海善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中国无线电;2004年05期

2 王志海;;浅析通信技术的历史渊源[J];网络财富;2009年22期

3 梁健;面向现代化 迎接新的通信技术革命[J];邮电企业管理;1984年02期

4 杨华;;八十年代通信技术(摘译)[J];传输线技术;1984年02期

5 姚强;;通信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J];神州;2013年26期

6 沈劲松;;4G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34期

7 张海军;李欣;;4G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03期

8 张克强;;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服务业的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年13期

9 哈玛德·图尔;;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J];世界电信;2007年05期

10 来国柱;跨世纪的通信技术和市场分析[J];电子展望与决策;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通信技术》征稿启事[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义伟;;九十年代通信技术发展趋势[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二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靳锐敏;王朴;;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和改变了媒体发展[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虎;刘剑;王智森;;通信技术中的数学方法[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赵鑫;牟立帅;;通信技术的发展[A];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津)2011’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陈锟;安娜;王艳聪;;通信技术之IP电话[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张进;白文乐;;高职院校3G通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强;;3G时代通信技术工程应用展望[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9 先龙忠;;多种通信技术在抗冰保电中的应用[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10 先龙忠;;多种通信技术在抗冰保电中的应用[A];2008年抗冰保电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 内海善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N];通信产业报;2004年

2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副部长 陈晓霞;青少年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最大受益者[N];中国电子报;2007年

3 吴月辉;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大幅增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勋燕;张国有:信息通信技术加速社会可持续发展[N];通信信息报;2004年

5 记者  卞晨光;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及发展联盟成立[N];科技日报;2006年

6 韩永军;青少年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最大受益者[N];人民邮电;2007年

7 王开福;中加加强信息与通信技术合作 在软件等多个领域达成共识[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韩叙;持续创新赢得发展先机[N];经济日报;2011年

9 记者 赵媛;未来5G信息通信技术国际研讨会发布5G技术白皮书[N];人民邮电;2014年

1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毛武兴;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N];中国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Khizer Hayat Khuhawar;信息通信技术与减贫[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2 Hamza I.Bangura;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于塞拉利昂非正式部门研究发展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露霞;新加坡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刘志雄;基于GPRS通信技术的数据中继的研究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3 曾郁洋;大学英语教师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态度调查[D];湖南大学;2013年

4 张辉;卫星重叠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欧阳晔;通信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Maria Vittoria GRILLI;[D];复旦大学;2012年

7 杨永健;中小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徐斐;3G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王亚;基于Windows Mobile的木马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正国;通信技术进化中的创造和选择[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21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321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