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的未来与“去电信化”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 转型 去电信化 电信业 出处:《电信科学》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首先,从我国电信网络的14年巨变出发,分析了电信业的过去和现在以及转型的势在必行;然后,讲述了转型与"去电信化"改造的关系以及"去电信化"的主要缘由;其后,重点阐述了"去电信化"的主要趋势与难点。接下来,本文论述了量收剪刀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和主要应对思路,还简要讲述了IP化和互联网的挑战与思考。最后,本文简要预测了电信业可能的未来发展态势。
[Abstract]:First of all, from the 14 years of great changes in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nd the imperative of transformation;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telecommunication" and the main reason of "de-telecommunication" are described. Then, the main trend and difficulty of "detelecommunication" are expounded. The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end of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issors difference and the main ideas to deal with it. The challenges and thoughts of IP and Internet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Finally, this paper briefly predicts the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elecom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分类号】:F626
【正文快照】: 1电信业的过去和现在1.1我国电信网络的14年巨变14年前,笔者在《电信科学》杂志1999年第1期上发表的《电信网发展的战略趋势》一文中曾预测,电信网的6个发展趋势是: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宽带化、光纤化、无线化和融合化。现在看来这些观点似乎没有什么新鲜,多数已实现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栋;张利;张鸿;;基于现代服务的电信业定位与发展探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吴晓红;;电子商务与电信业转型[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3 韦乐平;;全球电信业转型的回顾和去电信化的思考[J];电信科学;2010年01期
4 张耀寰;梁雄健;付亮;;电信运营的转型及实施[J];电信科学;2006年01期
5 廖仁斌;;转型中的电信企业商业模式重构探索——以湖北电信商业模式再造实践为例[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6 姜奇平;;移动互联网对电信运营商转型的要求[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01期
7 隆国强;关于开放我国电信服务市场的探讨[J];通讯世界;1997年01期
8 宗新华;世纪之交,透视中国电信业[J];当代通信;1998年22期
9 吴文旭;国际航空、电信业的竞争政策与我国的对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04期
10 林万;部分周边国电信业现状和发展[J];当代通信;2000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震洲;;对电信业转型的思考[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蕾;刘辰;杨正球;;技术进步环境下的信息通信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董宁;;宽带内容应用实现运营商和用户的双赢——助力电信运营商转型[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洪;;倡导企业转型文化,提升转型执行力[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n\;;固网运营商转型切莫“拔苗助长”——谈传统业务、成长性业务与战略性业务之间的关系[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晓铁;;电信业发展的战略转型与思考[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丁振寰;;商业模式的变迁与电信运营商的转型[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温健;李鹤;;中国电信实施全业务经营的几个关键性问题[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宏玉;;网通转型之际 论大客户保有之利器[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冼峻;刘益群;谢华娟;钟英浩;;乘企业转型之风 扬商机挖掘之帆——网维中心“商机挖掘”工作模式探讨[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虎;观念一变,,产业天地宽[N];人民邮电;2005年
2 陈晓林;电信业转型:在“矛盾”中破题[N];通信产业报;2005年
3 蔡翔;电信业重组将加快转型步伐[N];人民邮电;2005年
4 本报记者 林琳;提升服务竞争力是电信业成功转型的关键[N];通信信息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员;庞大的用户群是电信业转型的坚实基础[N];通信信息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余京丰;转型期电信业亟须进行五大结构调整[N];通信信息报;2005年
7 本报评论员 雷注发;电信业转型是以业务转型为标志[N];通信信息报;2005年
8 李辉;运营商转型面临六大问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陈飚;宽带业务引发电信业转型[N];人民邮电;2003年
10 徐少红;电信企业在转型[N];通信信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倩;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任醒;竞争、管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杨勇;中国电信监管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陈霞;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贡献的可持续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王昕;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徐树华;基于社会网络的电信客户采纳新业务与流失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王鸥;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与体制变迁(1949—200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刘青;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D];山东大学;2005年
9 杨宏伟;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与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喻世华;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电信市场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沛;现代电信企业的战略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林泽峰;中国电信业在入世环境下的发展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冯玉红;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理论探讨[D];中南大学;2003年
4 王学人;电信业监管改革: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及我国电信业现代监管体系的重构与完善[D];四川大学;2005年
5 周大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信业管制重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胡铭;联通竞争组织管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郝逢清;论中国电信服务企业发展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彭永芳;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9 苏玲;电信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电信业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刘雪山;电信业客户忠诚度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78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478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