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舆论场及其研究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 网络 舆论 舆论场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把场理论引入网络舆论的研究范畴,不仅是对"场"的本质属性认识的更加深化和扩展,也是对目前网络舆论研究单面化和集中化的一种反思和提升,目的在于扩展思路、扩充视野,运用新视角来深化对网络舆论问题的研究。场理论与网络舆论研究两者之间的结合,带来了"网络舆论场"的研究转向,研究内容包括:网络舆论实体因素研究,网络舆论场因素研究,网络舆论总场及子场的研究。网络舆论场的研究,为权威机构的网络舆论控制方式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
[Abstract]:The field theory into the research category of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not only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field" understanding more deepen and expand, 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current network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single and centralized, aims to expand ideas, expand horizons, using the new perspective to deepen the study of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 problems.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field research on public opinion of the two, brought the research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to the contents of the study include: factor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field entity, factor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field and subfield. Research 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provides a good path for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authority of the control mode.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舆论场与社会控制”(SH0906)
【分类号】:C912.63;F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的网络情缘[J];网络与信息;1999年12期
2 阿每;;红杏出网谁之错?[J];程序员;1999年08期
3 黄师虎;;既别危言耸听 也别杞人忧天[J];实用影音技术;1999年09期
4 陈阳;谈网络中的性别歧视[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5 九点;网络迷乱[J];多媒体世界;2000年08期
6 ;情系网络——访尚爱兰[J];互联网周刊;2000年01期
7 阿润;网上“失乐园”——网络和外遇[J];互联网周刊;2000年26期
8 阿土;网络与生活的变化[J];电脑爱好者;2000年19期
9 styxlu;网络与e时代[J];电脑技术;2001年07期
10 裴维玲;网络·汽车·人——网络时代的断章[J];网际商务;200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管晓静;;论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张一鸣;;基于网页信息的印象形成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毛满长;陈伟东;;社会资本:候选人“区别动员”的行为逻辑——以武汉市J社区直接选举为个案[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昱;;科层与网络的融合——社区组织的结构[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5 孟宪武;;虚拟性爱——当代性科学研究的新课题[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6 王晓霞;;网络社会人际关系基本特征解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李大林;;虚拟世界的性——网络性现象剖析[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王毅;;网络社会:人类新的生活领域[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苏大龙;;论三级文化网络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关系[A];山东群众文化学会获奖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周红云;村级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对山东C县和湖北G市等地若干村落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陈伟东;城市社区自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静花;互联网对传统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消解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刘佳;社会工作介入与儿童社会资本建设[D];山东大学;2007年
3 雷菁;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楼威;公众舆论场与性别社会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明杰;试析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杜敏;网络人际交往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叶琛;网络社区,,一个需要放在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的话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祝坤;长春地区农民工社会资本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9 孙邦平;在沪农民工求职过程中的社会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艺;价值观与生活形态:2003年新消费者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29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529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