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新业态企业:吹响文化和科技协同创新集结号

发布时间:2018-03-11 06:50

  本文选题:协同创新 切入点:业态模式 出处:《中国人才》2013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是文化新业态企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载体。在技术创新中,大企业有平台,小企业有创意,大小结合相得益彰。深圳华强是国家重点出口企业,其特种电影远销海外10余年。早年间,深圳华强注册文化科技公司,推出"特种电影"新业态模式时,国内还没有提出"文化科技"的概念。据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华强集团的前身是做科技的,当初企业提出建设文化科技集团这个概念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positive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s the carrier of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new culture and new busines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arge enterprises have platforms, small enterprises have creativi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ize and size complement each other. Shenzhen Huaqiang is a key export enterprise of the state. Its special films have been sold overseas for more than 10 years. In the early years, when Shenzhen Huaqiang registered a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any, it launched a new model of "special film".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not yet been put forward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sponsible person of Shenzhen Huaqiang 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the predecessor of Huaqiang Group was to d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beginning, the enterpris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group.
【作者单位】: 《中国人才》;
【分类号】:F49;C9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朝晖;;我国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郭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李柏洲;;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因素[J];学术交流;2010年07期

4 张瑞丽;孙长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承谦,王云飞,胡晨;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刘霞玲;;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学术论坛;2009年11期

7 张晶;陈高峰;;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2期

8 丰雷;祝建华;;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4期

9 陈莉;;从日本系列化生产体制变革趋势看中小企业活力源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吴端玲;;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初探[J];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克新;赵莉楠;孙金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2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5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王立岩;;文化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探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9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樊夫;客户协同创新能走多远?[N];中国电子报;2006年

2 CAXA、韩道阳;CAD的协同创新设计[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N];科技日报;2011年

4 毛晓梅;中小出口企业腰杆硬了[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5 记者 纪爱玲;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专利推广成效显著[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文/定城;Power.org:“协同创新”时代宣言[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赵殿顺 战吉祥;协同创新 追求完美 不断超越 永攀高峰[N];大连日报;2010年

8 佟洁;CCD如何走出创新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梁红兵;中国IC产业:协同创新迎战危机[N];中国电子报;2010年

10 李钦邋靖广生 记者 韩然;大东区做大做强文化“旗舰”[N];沈阳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伟;风险投资与高技术创业企业技术创新[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福生;中国林产品加工业价值链升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李卫东;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结构选择[D];厦门大学;2002年

6 杨晶晶;经济开放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子峰;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孟祥红;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测度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王齐;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徐平;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芬;技术创新下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洪辉;基于公共创新平台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云飞;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齐巍;大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5 胡苗结;基于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域创新文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刘晓娜;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王海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项目化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8 马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外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9 柯燕;台湾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10 胡萍;创新基金实施效果与制度安排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7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597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0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