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社交网站知识分享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08:28

  本文选题:社交网站 + 虚拟社区 ; 参考:《浙江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社交网站(SNS)已成为当前社会化互联网应用的主流,并逐渐改变着人们交流和分享知识的方式。如今,社交网站的典型代表Facebook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知识分享网站,用户之间的知识分享行为是推动社交网站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交网站用户黏性的重要来源。与传统的虚拟社区相比,社交网站开放、互动、平等和社会化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知识分享平台。另一方面,社交网站为用户提供了社会化联系的平台,使用户在使用SNS的同时也能维护或扩展自己的社会资本,那么用户的社会资本是否会影响用户的知识分享意愿,如果有影响,其作用机理又是如何?目前此领域的实证研究非常有限。 本文在国内社交网站情境下,从用户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研究用户知识分享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前因以及用户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用户的知识分享意愿等核心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社交网站和虚拟社区相关研究,并借鉴社会资本的观点,提出社交网站情境下用户社会资本的分类,然后在综述知识分享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理论模型与假设以回答本文关注的问题。 第一,探究了社交网站情境下,用户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行为态度和知识分享主观规范的影响。研究发现,用户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知识分享行为态度和知识分享主观规范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第二,探索了社交网站情境下,知识分享行为态度和知识分享主观规范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对知识分享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观规范正向影响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正向影响知识分享行为意愿。 第三,进一步的实证与理论分析,探究了用户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用户的知识分享行为意愿。具体而言,研究发现结构维度主要通过行为态度影响知识分享行为意愿,关系维度主要通过影响知识分享主观规范影响行为意愿,而认知维度则同时通过影响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进而影响知识分享行为意愿。
[Abstract]:Social networking site (SNS)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current social Internet application, and gradually changing the way people exchange and share knowledge.Today, Facebook, the typical social networking site,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knowledge-sharing site. The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mong use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source of user stickiness.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re open, interactive, equal and socialized, making them a more effective platform for knowledge sharing.On the other h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provide a platform for users to socialize, so that they can maintain or expand their social capital while using SNS, so whether the social capital of users will affect their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If so, what is the mechanism of its action?At presen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very limited.Based on the social capital of user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ntecedents of user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s, and how the users' social capital affects the users'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 in the context of domestic social networks.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propo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cial capital of user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networks, using the viewpoint of social capital for reference.Then,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hypothesis are put forwar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concerned in this paper.First, it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behavior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network.It is found that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 relational dimension and cognitive dimension of user social capital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s of knowledge sharing.Secon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ttitude and knowledge sharing subjective norm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will is explored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network.It is found that subjective norms positively influence behavior attitude, behavior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 positively affect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willingness.Thirdly, further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how social capital affects users' willingness to share knowledge.Specificall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 mainly affects the willingn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through the behavior attitude, and the relationship dimension mainly affects the behavior intention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the subjective norms of knowledge sharing.The cognitive dimension influences the willingn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by influencing both behavior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s at the same tim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9;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啸艳;于海燕;;员工知识分享对组织知识资本及组织绩效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年12期

2 胡明;金宁;戚啸艳;胡汉辉;;组织间知识分享对知识资本及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以酒店连锁企业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潘连乡;章莉;邹兵;;团队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4 何巧云;严中华;关冬梅;;跨层次研究视角下的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5 金辉;杨忠;冯帆;;社会资本促进个体间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05期

6 张晶;;知识型团队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7 谢荷锋;;关系结构、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决策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年S1期

8 于伟;倪慧君;;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意愿关系研究——以团队心理安全为中介[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08期

9 谢康,吴清津,肖静华;企业知识分享 学习曲线与国家知识优势[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鲁若愚,陈力;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分享与整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诸大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秋心;龙长云;;信用——一种社会资本[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宏贵;熊胜绪;;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李宏贵;熊胜绪;谢峰;;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刘朝峰;;人情关系“货币化”与社会资本的酿造——以温州为例的考察[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常艳平;;发展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治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和荣;;社会资本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的运用[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刘雅静;;社会资本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曲昌荣;引来社会资本破解住房难[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曹雷;鼓励社会资本建立体车库[N];济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白俊峰 任勇 韩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N];天津日报;2011年

4 周五主持:刘学强(公务员、作家);我们还是拥有社会资本的[N];深圳商报;2003年

5 记者 彭明星 通讯员 谢毅;我省社会资本闻风而动[N];湖北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宋波;社会资本青睐上海“森林”[N];中国花卉报;2003年

7 张淑君;关键在于撬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程伟虹;1.2亿元社会资本撑起放心餐桌[N];江阴日报;2010年

9 童海华;期待社会资本的“鲶鱼”效应[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旭;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正当其时[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伟;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企业跨地域转移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汪轶;知识型团队中成员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效果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邢小明;新员工社会化、社会资本、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青熹;变革型领导、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组织学习的视角[D];南京大学;2011年

5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8 易剑东;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10 于剑波;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杰;社会资本影响员工创造力过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秦丹;城市私营企业主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芳芳;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静;农村产业集群的在线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牧兰;以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牧区开矿过程中的牧民城市化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颜烨;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生成条件和机制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黄甲寅;农村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中社会资本运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凡荣;外来民工个体经营的社会资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鹏庭;上海新兴城市青年团体的内部交往关系和社会参与[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晨;制度分析视野中的社会资本与现代国家制度构建[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35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735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6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