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中国地方政务微博信息传播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13:40

  本文选题:电子政务 + 地方政府 ; 参考:《电子政务》2013年03期


【摘要】:微博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平台,通过开设政务微博的方式,与民沟通互动。对选取的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6个政务微博一周时间内发布的微博信息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从微博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来描述地方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其中,信息内容方面重点考察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和地域接近等影响因素,信息表现形式方面重点考察扩展阅读、标题、多媒体表现等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地方政务微博存在发展不均衡、信息量少、官腔比较严重等问题;最后对中国地方政务微博未来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即鼓励发布民众感兴趣的与民众利益密切的原创话题,发布的微博信息要联系实际、贴近群众需求,应合理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传达当地政府信息。
[Abstract]: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Weibo have changed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Government functionaries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platform of Weibo to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the people through the way of setting up government affairs Weibo.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Weibo information released within one week of the six government affairs Weibo in the three regions of east, middle and west of China, and mainly describes the dissemination effec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Weibo from two aspects: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of Weibo information. Among them,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focuses on the types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geographical proximity and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form of information expression focus on the expansion of reading, title, multimedia performanc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current local government Weibo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balanced development, less information, serious mandarin and so on.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Weibo in China. That is to say, we should encourage the publication of original topic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nd the Weibo information should be linked to the reality and close to the needs of the masse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hould be conveyed in a variety of forms.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政府与媒体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2JHQ057)
【分类号】:D630;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昕;;地方政务微博:模式、作用与机制的完善[J];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04期

2 瞿旭晟;;政务微博的管理风险及运营策略[J];新闻大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袁金龙;黄曼曼;;安徽省服饰传播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迪;王德海;;受众本位论视角下的参与式农业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程德安;;传播学中的商标[J];中华商标;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魏婷;;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7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8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9 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肖芳;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俊杰;我国网络新闻专题探析[D];河北大学;2007年

4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陈曼;我国体育学术核心期刊栏目设置与广告经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胡洁雅;耐克品牌文化传播模式探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峰;;大力拓展政务微博的民主功能[J];人民论坛;2011年34期

2 周敏;王莹;;从地方网络论坛舆情生成看网络问政的新模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2002:中国电子政务蓄势待发[J];科技经济市场;2002年05期

3 ;2009电子政务经验交流会情况介绍[J];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01期

4 本刊编辑部;;2010国际电子政务交流会暨第五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罗会祥;电子政务 从形象工程到实际应用[J];数码世界;2003年01期

6 高阳;电子政务在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08期

7 ;互联不等于互通[J];电子政务;2004年02期

8 ;信息化推动全新电子政务[J];w,

本文编号:1929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929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