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最优政策工具
本文选题:ICT基础设施 + 投资 ; 参考:《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摘要】:本文强调ICT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并以中国电信市场为建模背景,构建理论模型深入研究ICT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式,回答了ICT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应该由市场主体完全承担,以及政府如何选择最优政策工具的问题。本文指出,完全由市场主体承担ICT基础设施投资无法实现最优效率水平;使用基础设施资本时产生的外部性会导致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发生差异,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只依靠所得税还无法恢复最优效率水平,而依靠最优补贴则能矫正多种扭曲,并修复基础设施投资激励,将社会配置效率恢复到最优。同时,本文也提供了政府改进政策手段的理论依据。本文利用这一理论剖析了中国的宽带发展问题,指出将宽带纳入国家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加大对宽带投资补贴,应成为今后电信投资体制的重要改进方向。
[Abstract]: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 ICT infrastructure plays a strategic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uilds a theoretical model to study the investment mode of ICT infrastructure, taking the Chinese telecom market as the modeling backgroun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C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should be fully borne by market players and how the government chooses the best policy tools is answered.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achieve the optimal efficiency level for IC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to be borne entirely by market agents, and that the externalities generated when using infrastructure capital will lead to differences between private and social benefits, which requir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 government can not restore the optimal efficiency level by income tax alone, and the optimal subsidy can correct many distortions, repair 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centives, and restore the soci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to the optimum.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also provides the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policy means of theoretical basis. Based on this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at bringing broadband into the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creasing the subsidy for broadband investment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improving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vestment system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报告”项目 “未来二十年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及政策研究”项目(10JJD790023)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研究”(12AZD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中国中长期贸易战略研究”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6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荆林波;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渗透与影响——对“鲍穆尔模式”的再思考[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2 刘瑞明;;国有企业、隐性补贴与市场分割:理论与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2年04期
3 罗雨泽;芮明杰;罗来军;朱善利;;中国电信投资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4 荆林波;冯永晟;;信息通讯技术、生产率悖论与各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耀中;张阳;;国内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最新动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2 安世全;刘明军;;电信通信能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03—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王良举;王丽;;基础设施对工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杨先明;明秀南;王胜华;;中国电信业市场势力与福利损失估算:基于NEIO方法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2014年02期
5 邓明;;中国地区间市场分割的策略互动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2期
6 金巍;李阳;;电信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6期
7 陈银娥;魏君英;廖宇航;;中国服务业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罗来军;陈衍泰;刘畅;罗雨泽;;十大振兴规划产业发展对策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9 魏君英;;服务业信息化的就业效应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12期
10 荣梅;;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山东省科技投入与服务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世林;;中国电信部门市场化改革绩效研究——基于规制、竞争、产权的交互作用[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荆林波;冯永晟;马源;周亚敏;;ICT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最优政策工具[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勇;服务业在产业变迁中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2 贾丽杰;制度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互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刘淑华;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阳;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证[D];湖南大学;2011年
5 宋丽丽;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研究:东道国和承接方视角[D];复旦大学;2008年
6 冉斌;服务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刘成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张子英;我国电信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冯仁涛;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模式与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李勇;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王婷婷;信息化对山西省服务业的拉动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赵文君;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4 大矶一;基于网络效应的日中两国移动通信业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吴梓栋;宽带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徐耀;我国区域服务业发展比较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刘剑敏;现代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与有序承接[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8 何勋鲲;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服务业发展影响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曾三;重庆市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李建梅;湖南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损失[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2 王小龙;李斌;;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J];经济学(季刊);2002年02期
3 陈敏;桂琦寒;陆铭;陈钊;;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4 赵奇伟;;东道国制度安排、市场分割与FDI溢出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5 沈立人;戴园晨;;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经济研究;1990年03期
6 樊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7 平新乔;论国有经济比重的内生决定[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8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9 陆铭,陈钊,严冀;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10 孙群燕,李杰,张安民;寡头竞争情形下的国企改革——论国有股份比重的最优选择[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学东,李旭;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一种新思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3期
2 刘立峰,付长亭;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若干问题[J];建筑经济;2001年01期
3 沈江宁;世行贷款的又一功能:为基础设施筹集建设资金[J];四川财政;2001年05期
4 袁星侯;从基础设施投资的竞争性看我国西部开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唐懿;夯实基础设施的基础[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1年03期
6 朱昶;西部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J];广西经贸;2001年08期
7 朱学东,李旭;关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一种新思路[J];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01期
8 ;我国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J];能源工程;2001年01期
9 罗光强;扩大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范围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未来几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J];中国建材;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玲;孙贻超;罗彦鹤;;浅析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韦丽云;;广西沿边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探析[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代英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若干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4 温桃;项英辉;;促进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侯军岐;段云娇;;北京市村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管理研究[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课题组;马秀岩;;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7 陈树文;史天娇;;首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管理创新与举措[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8 张军;;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与评价[A];2011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8期)[C];2012年
9 金欧阳;;谈市政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10 徐彦夫;谷小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启动民间投资的探讨[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忠诚;加快吉首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N];团结报;2007年
2 武平乐;要精益求精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早制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案[N];洛阳日报;2008年
3 红艳;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拉动我市经济发展[N];西安日报;2008年
5 康洋 许传宝;科学统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N];解放军报;2009年
6 徐州师范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 孙红旗;中国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N];人民日报;2009年
7 复旦大学教授 俞吾金;重视“另一类基础设施”建设[N];解放日报;2009年
8 记者 孟为;北京今年预计1600亿投向基础设施[N];北京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忠;讨论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为民办实事项目[N];闽北日报;2009年
10 全国人大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朱丽兰;一定要打好知识经济的基础[N];中国企业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永民;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3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4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周凯;区域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蒋时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9 纪玉哲;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田军华;基础设施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章茂;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结构创新之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刘敏;海淀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邹义珍;构建六合基础设施新体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崴;中山市十一五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冯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高春燕;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闫丹丹;长春市基础设施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乃龙;沈阳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白露;临沂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吉耶罗(Ndinelao Nghiwete);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与南非的历史经验[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77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97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