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系统外包模式选择的模糊综合评价
本文选题:电子政务 + 外包模式选择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4期
【摘要】:基于对电子政务系统外包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外部环境、政府内部环境、政府的外包需求、外包企业的资源能力4个指标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外包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电子政务系统外包模式选择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实用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election of outsourcing mode of e-government system,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outsourcing need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outsourcing mode selection of e-government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four indexes of resource ability of outsourcing enterprises. By using the improved AHP method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selection of outsourcing mode of e-government system is empirically analyzed, and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开发模式选择研究”(10BGL097)
【分类号】:D630;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德才,胥琳;AHP法中判断矩阵的比例标度构造法[J];控制与决策;2002年04期
2 任志涛;张睿;;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理论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鹏;我国采用BOT方式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徐晓康;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思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周健;;试析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及措施[J];电子政务;2006年05期
3 黄德才,郑河荣;AHP方法中判断矩阵的标度扩展构造法[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4 陈红捷;刘西林;;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务流程整合策略研究[J];工业工程;2006年01期
5 陈琳,毛振军,许从付;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2期
6 朱汉平;电子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电子化解读[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姚芝;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的组织结构与网络架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储济安;;政府流程再造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9 李宗伟;白庆华;张艳辉;;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关系承诺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2005年06期
10 陈明亮;马庆国;;IT项目监理的局限性及其解决方法[J];经济管理;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汪先锋;;对当前环保系统中电子政务相关问题的思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2 丁俊一;陈梦东;苏杭;;基于模糊概率的AHP判断矩阵构造法[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2 吴小萍;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戚鲁;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彭跃辉;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杨洋;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8 王武魁;林业电子政务企业架构框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周斌;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叶勇;政府流程再造:理论与实践的探索[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喜展;ERP实施过程分析及监理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2 忻超;我国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与对策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3 余晓;浙江省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委托代理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马令申;城市埋地燃气管道危险源辩识评价研究与专家系统框架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5 张堂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共享初探[D];福州大学;2005年
6 吴瑞;基于J2EE架构的城市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清华大学;2004年
7 谢四平;论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5年
8 张长胜;基于WEB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5年
9 张前锋;电子政务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朱梅琴;电子政务发展的公众服务取向及CRM的策略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志涛;张睿;;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理论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2 杨志祥,王承志;BOT投资方式法律问题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陈迁,王浣尘;AHP方法判断尺度的合理定义[J];系统工程;1996年05期
4 樊治平,王岩;信息技术外包决策的对策分析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5 王海波;BOT方式法律性质分析——兼谈我国的立法对策[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林则夫 ,黄敏 ,温珂;试论我国“电子政府”的信息技术外包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12期
7 谭秀环;BOT方式的法律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王晓华,王浣尘;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公务员的博弈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辛杨;BOT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及适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沈玮;BOT中政府保证的相关法律问题[J];现代法学;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冠军;电子政务服务理论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邦凡;浅析电子政务建设原则[J];电子政务;2005年Z4期
2 秦效宏;狄小龙;;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J];发展;2006年11期
3 汪玉凯;;“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展望[J];上海信息化;2010年03期
4 赵水木;;电子政务的服务整合[J];浙江经济;2002年15期
5 本刊编辑部;;电子政务细分[J];新经济导刊;2003年Z2期
6 汪玉凯 ,张勇进;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J];电子政务;2005年Z1期
7 毕建新,孙正娟;浅谈电子政务建设监理[J];电子政务;2005年13期
8 ;政策[J];信息化建设;2005年10期
9 汪玉凯;;2008年电子政务发展展望[J];数码世界;2008年03期
10 徐晋;;电子政务没有输家[J];信息产业报道;2002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冬梅;;电子政务与政府能力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谦;刘国明;;推进电子政务与提高行政效率[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锐昕;杨国栋;;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的策略选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唐美丽;马廷淮;;电子政务流程中的知识管理[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5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晓鸥;;改善电子政务建设效益的技术手段[A];2005中国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论坛会议资料[C];2005年
7 胡志军;臧雷振;;“大部制”改革实践之路径省思——电子政务视野下的再考量[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平;;电子政务对民政工作的作用及影响[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玉春;;浅析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知识管理[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金江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电子政务破解“烟囱林立”困局[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郑燃;电子政务如何降低IT投资风险[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7年
3 朱必义;精河有了电子政务新“名片”[N];新疆日报(汉);2008年
4 曾庆斌 杨珂;济源成功探索电子政务新模式[N];人民邮电;2006年
5 胡玲;安全管理是电子政务的关键[N];光华时报;2005年
6 实习记者 戈清平;需求造就市场 电子政务整合是关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7 胡玉玲;移动应用引发新一代电子政务[N];市场报;2006年
8 周芙蓉;我国打造“数字黄河”电子政务系统[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杨斌 李菲;移动政务之花在山东悄然绽放[N];人民邮电;2005年
10 张笑娟;我市将率先建成大电子政务系统[N];平凉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年;电子政务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冠军;电子政务服务理论及其支撑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崔丽丽;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目标演化与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4 邓崧;电子政务价值评估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宁连举;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朱可;基于生存力的电子政务系统风险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杨建荣;信息技术植入与组织结构重组[D];上海大学;2008年
8 朱虹;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协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天伟;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建;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立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策略及其系统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丽娜;电子政务系统在网络招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金雪妹;客户关系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赵轶君;中国电子政务“就绪”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5 贺佐成;电子政务协同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周国如;基于CRM的基层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梅亮洁;电子政务的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韦江;电子政务促进和谐城市构建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9 朱星星;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邹荣积;重庆市电子政务内网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48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04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