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你是谁”与“你认识谁”:个体属性与网络对知识创新的交互研究评述

发布时间:2018-08-06 18:50
【摘要】: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个体知识创新研究大多遵循静态结构主义分析逻辑,缺乏对个体属性的关注。个体知识创新的差异除了网络结构的差别———位置与位置的差异之外,还体现在个体属性的差别上。因此,社会网络研究应该对个体属性与行动予以关注。基于此,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个体属性分为个体经历、人格特征与行为方式3个变量,然后对其与网络结构的交互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解释逻辑进行讨论与总结。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mostly follows the static structuralism analysis logic and lacks the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attribute. The difference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innovation is not only the difference of network structure, location and location, but also the difference of individual attribute. Therefore, social network researc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attributes and actions. Based on this,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individual attribut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variables: individual experienc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patterns, and 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network structure is summarized. And its explanation logic is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0218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Y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A790253)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11BS205)
【分类号】:F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晓光;于红颖;;顾客口碑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J];科技与管理;2009年02期

2 姜奇平;;理解社会网络化——《Facebook效应》序[J];互联网周刊;2011年02期

3 祝珊;殷国鹏;;消费者在线口碑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4 宁钟;闽雄军;;基于战略联盟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研究——以UT斯达康与电信的战略联盟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06期

5 张立平;;社会网传播在营销传播渠道中的应用[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6年04期

6 张静;;高校图书馆信息产业化和知识转移与知识技术生产[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年11期

7 ;中国移动139.com构筑服务型社会网络SSN[J];移动通信;2009年10期

8 汪涛;周玲;杨立华;;网络化营销:基于价值网络化的营销范式初探[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01期

9 刘琦琳;;互联网时代的NGO责任感[J];互联网周刊;2010年01期

10 张华;席酉民;丁琳;;社会网络对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静;;社会网络在营销实践中的研究初探[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通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现状及迈向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途径——来自集团公司一位基层员工的观察与思考[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于积亮;;文化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杨伯溆;;公共空间的私人化与私人空间的个体化:北京社会网络形成中移动电话的角色(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5 皮乐为;;基于社会网络服务的数字博物馆焕发新的生命力[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6 司峥鸣;;手机媒体移动增值服务使用行为的消费价值模式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大学生为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钢;“社会性软件”整合社会资本[N];学习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昌成;web2.0启动个人营销时代[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何云 薛海滨;尴尬现实 美丽未来[N];计算机世界;2005年

4 王翌;社会网络、搜索引擎和客户端[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薛海滨;SNS找到人际关系“长尾”[N];计算机世界;2007年

6 陈胜;邮储银行武穴市支行着力打造“创新型”银行[N];黄冈日报;2008年

7 文/陈凌 黄志光;用SN挖出“本·拉登”[N];计算机世界;2004年

8 江苏省沛县交通局 马莉萍;论新经济的创新[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王少青;最具投资价值网站出炉[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10 ;Google对搜索人感兴趣[N];计算机世界;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树华;基于社会网络的电信客户采纳新业务与流失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雷静;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萌;数字化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参与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马瑞新;基于粒子群的网络社区动态角色挖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保升;电信运营企业创新网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严奇春;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三网融合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岩;搜狐公司实现知识共享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谢世略;社会网络对IT行业创业者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媛;基于IGGN算法的SNS用户群体特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罗俊勤;大众行为下社会网络的服务推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凌云;信息传递与组织社会网络的互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王玲;基于社会网络的交易型社区结构及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晶;社会网络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吕帅;基于社会网络的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模型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海江;对微博社区传播机制和网络结构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李玲玲;科研协作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8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168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