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0 15:44
【摘要】: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以及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网络政治行为,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文献研究;并以四川某高校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从网络、家庭、学校、大学生个人和法治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规制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n network political behavior, especially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aking the students of a university in Sichuan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olitical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family, school, etc.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gulation methods and paths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olitical behavior from five aspects: individual and rule by law.
【作者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CJS10-023)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课题(WLWH12-23)
【分类号】:F49;G64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达;;互联网政治生态及危机治理[J];电子政务;2011年10期

2 王青松;;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发展路径[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1期

3 于姗姗;娄淑华;高琦;;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优势及其问题[J];传承;2012年02期

4 陈凤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负面影响及其应对[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赵君慧;;当前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3期

6 刘平;;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调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魏虹;;网络舆论的双面影响及规制引导[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胡大伟;;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引导与规制[J];廉政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9 冯朝睿;谢金林;杨志军;;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规制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治理与调适的推进路径和基本原则[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淑娟;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及教育引导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禹婞;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望;;利益表达与改革进程中民主形式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李尚旗;;网络化政治参与的特点、双面效应及其应对[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宋迎法;王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原因探究——以厦门PX事件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袁雷;;论体育理念对政治文化的影响——以奥运会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慕羽;;从中国社会转型的角度解读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转型——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李大芳;白庆华;;国内网络参与研究文献综述[J];图书与情报;2012年03期

7 何小虎;;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范式的变革[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8 高信奇;;公共管理视阈下公共治理权力效益的考察[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9 王阳;;“四位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问题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张明玖;;从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看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基于对政治权力认知的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小茹;;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善治之道[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晨阳;;缅甸军人退出政治舞台的可能性及其路径分析[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3 方宝璋;齐励;;浅议我国注会行业政府监管模式选择的必然性及其独立性的完善[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柴宝勇;;政党“吞噬”民主还是民主“抛弃”政党——一项关于西方政党与民主博弈关系的考察论纲[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4 甄雪燕;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李挽霞;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翔;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冰;政府稳定偏好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朱新华;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与理论解释[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熊恩涛;网络政治参与中政府公信力流失困境及其提升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秋霞;高校BBS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顾晓春;论中国人大信访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5 贺安民;印度尼西亚政党制度的嬗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芳;美国学区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黄婷;论政府治理创新中的公民网络参与[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慧丽;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民间组织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新;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参与的扩大[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萍;论我国的网络政治参与[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尚旗;;网络化政治参与的特点、双面效应及其应对[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傅慧芳;;物质世界的消极冷漠与网络社会的积极主动——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两面性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蔡雄杰;;趋网络化社会转型期公民“参与困境”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刘惠兴;伍勇;;政治沟通理论及其研究概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赵雪芬;王洪顺;;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的挑战及对策[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5期

6 郑志强;;对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赵新;;国内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8 胡翼青;殷慧娴;;互联网上的使用与满足——一项关于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实证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赵端;亨廷顿的政治参与理论述评[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陆小志;;政府网站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J];桂海论丛;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刚印;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春荣;当代大学生中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与对策[D];武汉大学;2004年

2 刘维;互联网对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肖凤姣;基于网络传播技术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化[D];中南大学;2006年

4 梁彩香;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5 张晶宇;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孝芝;中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

7 梁闻菁;参与民主理论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启示[D];长安大学;2009年

8 郝万喜;从网络政治参与看我国现行利益表达机制的改革和完善[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乐乐;;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赵雪芬;;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基于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06期

3 林丽军;;网络政治的特点分析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10期

4 孙崇文;卢红霞;;科学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4期

5 赵雪芬;王洪顺;;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的挑战及对策[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5期

6 王洪顺;赵雪芬;;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仲逸智;张海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效应与对策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褚松仑;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唐湘宁;;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10 涂序堂;;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调查及相关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清;;大学生网络行为探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2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蔚;教育电子政务 不宜单建[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光伟;北大电子政务研究院成立[N];光明日报;2003年

3 林雩;中国大学生为何不爱创业[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范高阳 郭景;暑假打工警惕陷阱[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马宏建;大学生缘何以年级论代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戎洪兴;55%的大学生掉进“就业陷阱”令谁汗颜[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记者 计琳 沈祖芸;上海495名大学生农村任教[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张鹏程;我市注重加强选调大学生的管理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苗家生;从校门到厂门有多远[N];光明日报;2004年

10 记者 夏斐 通讯员 李兆勤;湖北80万大学生暑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辉;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2 李雪;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陈婷;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丽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树启;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任晓霞;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梅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凤霞;大学生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苏世静;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耿涛;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70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370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