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内容产品消费模式的实证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 classifies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reasonably based on consumer behavior,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t analysis dimensions of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current research, the challenges of different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risk prevention are discussed through consumer surveys and expert interviews, and the top-level design is given. Market-led, self-organized evolution as the core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zd&021
【分类号】: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菊萍;贾生华;;企业迁移的动因识别——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2 王明华,钮心忻,杨义先;移动网络数字内容分发的版权管理研究[J];电信科学;2005年11期
3 周志平;;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4年03期
4 王萌;王晨;李向民;;数字内容产品特征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2期
5 袁红清;数字产品特征与定价策略的经济学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2期
6 黄玉波;;数字内容产业监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1年00期
7 赵雪;周庆山;赵需要;;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中的融合与新生[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07期
8 杨海平;;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管理与法律法规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9年10期
9 尹达;杨海平;;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23期
10 王刊良;数字化产品的经济特征、分类及其定价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Masahiko Houda;薛虹;;对数字内容的法律保护的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志姣;我国B2C商业模式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蔡宏波;;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界定及其国际比较[J];财贸经济;2010年02期
2 谭文柱;;社会关系嵌入与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宁波服装业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7期
3 陆剑宝;梁琦;;广东制造业集聚转移博弈与产业空间结构演进——陶瓷产业转移(佛山南庄-清远源潭)案例研究[J];广东科技;2012年04期
4 张玉洁;孟祥武;;数字媒体交易服务中第三方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高技术通讯;2010年07期
5 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旅游论坛;2012年04期
6 程进;曾刚;张云伟;;中国沿海大都市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研究——以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12期
7 蒋永雷;杨忠振;邬珊华;;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趋势与动向识别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12期
8 孔翔;杨宏玲;黄一村;;中国大陆外向型加工制造活动的区位选择与布局优化[J];地理科学;2013年05期
9 蔡春萍;韦素琼;;企业迁移研究进展[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年02期
10 史进;贺灿飞;;企业空间动态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班莹;石榴红;施阳;;网络经济视角下的价格特征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朋;熊励;季佳亮;;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评价体系研究——来自上海42家企业的数据[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锐;基于网络融合的手机电视价值链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于秀辉;基于传播模型的数字“微内容”网络扩散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张冬芳;3G网络的身份认证与内容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李振亚;基于知识竞争力的我国高技术企业专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蒋永雷;区域产业转移形态及其对港口物流系统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李贵孚;基于特征价格理论的我国有线数字电视产品价格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陈洁;数字信息商品市场微观结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陈潇怡;数字权限表达语言的形式化模型及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刘闲月;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10 李秋;我国上市电影企业价值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雷;移动终端数字版权管理组件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朱锦辉;三网融合背景下文化产品数字营销平台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希君;面向关系数据库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4 余晓冬;微博新闻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周路璐;网络效应下的比特产品免费模式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钱云光;需求不确定情形下信息产品的定价决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甄芳洁;我国软件产品定价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陈雪;数字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姜南;WTO框架下电子商务的适用规则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李玲玲;大学生校园网购物意向驱动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媛;我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和法规体系[J];出版参考;2005年13期
2 黄璐,蒋瑛;信息产品多重价格定价模型研究[J];财经科学;2002年04期
3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J];理论参考;2010年10期
4 姜锡山;发展我国的数字内容产业[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年08期
5 李本乾;描述传播内容特征 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内容分析法简介(下)[J];当代传播;2000年01期
6 付玉辉;;我国数字媒体内容监管的演变特征[J];当代传播;2009年04期
7 罗珉;;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8 孟一;李嘉佳;;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介的新特征[J];中国地市报人;2010年01期
9 张延星;张延鹏;;强化德治和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10 王美华;范科峰;岳斌;刘云;;数字媒体内容版权管理技术标准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涛;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柳;B2C电子商务中的企业信用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薛鹏;商业模式逻辑结构及持续创新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匡惠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秩序构建[D];湘潭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秋华;;数字内容遭遇文化入侵[J];每周电脑报;2004年32期
2 周正;;狙击数字化侵权[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06期
3 ;开创数字内容未来 建立合作共赢模式[J];电信快报;2006年02期
4 张艳梅;;从现在开始,保护“数字岛屿”上的珍贵信息[J];IT时代周刊;2009年05期
5 王萌;王晨;李向民;;数字内容产品特征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2期
6 肖进;;淄博市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11期
7 王京安;徐梁;;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现代情报;2010年08期
8 徐世伟;朱彪;;基于4P架构的数字内容企业发展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9 ;数字内容带来的革命?[J];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05期
10 钱华仁;;数字内容产品的退货期限多久合适?[J];出版参考;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贵;张蕾蕾;;河北省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前言[A];2012年全国网络与数字内容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卓军;周城雄;;网络环境对数字内容产品的市场影响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振华;应明幼;王浣尘;;B2C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产品的在线自动定价方案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敬怡;商业化前景看好 数字内容时代到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王耀翠;基础环境薄弱 数字内容需完善产业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3 ;2005年数字内容发送市场规模将达59亿美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林华(盛大文学副总裁);数字内容产业链的建立与分销策略[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汪名立;推动数字内容商务大会[N];国际商报;2014年
6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 研究所 汤帜 俞银燕;DRM串起了内容产业链[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本版编辑 沉风 洪黎明;数字内容:融合创新 产业提速[N];人民邮电;2007年
8 钟图;美传媒巨头将建 合资公司推数字内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杨伊林;如何为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商报记者 郑洁;2010文化蓝皮书:数字内容是重点方向[N];北京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常征;数字内容产业链竞合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薛梅;数字内容全生命周期保护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付瑞雪;数字内容分发平台与商业模式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文卓;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林启者;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昌磊;数字内容跨终端发布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徐倩;潇湘晨报数字内容付费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5 吴万博;数字内容产品互联网下载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胡赫;论网络著作权的保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7 苏豪;基于移动Web的数字内容展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8 周红;我国专业类数字内容平台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
9 李正歧;数字内容可信授权使用控制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巩法新;数字内容产品的盗版传播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9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39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