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内的认同——以中国内地老年门户网站“老小孩”为例
[Abstract]: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virtual community can provide a sense of collective belonging by influencing the identity of the netizens and help them to reembed the society by examining the old children's websites with the elderly netizens as the main body.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openness of the virtual community enables the elderly netizens to break free from the stereotype of the outside world to the elderly and to re-shape the positive and positive identity of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 self-expression and interaction on the basis of pseudonym enable the elderly netizens to construct a stable self-image in the community and to create mutual trust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m. The holding of online and offline celebration ceremony enhances the strength of the ties between netizens and finally promotes the elderly netizens to construct collective memory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associated with the community.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虚拟社区与老年人社会资本的重建——基于中国老年人虚拟社区的个案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60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艳;危珊珊;;老龄化与男女同龄退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J];社会;2005年05期
3 岑颖,凌文铨,方俐洛;居民社区意识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探索;2003年04期
4 胡鸿保,姜振华;从“社区”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J];学术论坛;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飞强;;我国城市社区整合的困境及其突破[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王冠;;动员式参与与主体间性:居委会的社区参与策略考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邓贤明;;政府赋权与民众争权[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4 杨成虎;;执政党联系民众的逻辑与机制[J];长白学刊;2011年02期
5 沈雪潋;沈慧贤;;汶川地震重建区发展社区旅游的可行性分析——以都江堰虹口乡久红社区为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6 宋一;;增强社区道德建设实效性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宋一;;人文·整合·创新:和谐社区的三维审视[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8 欧阳君君;马岩;;协商民主与社区参与——以扬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0年11期
9 孙璐;;一个居委会主任的权力运作基础——基于扬州市荷花池社区的实地研究[J];城市问题;2011年11期
10 吴锦程;;培养社区意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J];科技和产业;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贵华;;社区建设与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伟;;公众参与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及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李黎明;王惠;;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意识与行为双重视角下的实证研究[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2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郑剑;社会资本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夏晓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己平;消退与振兴[D];吉林大学;2011年
6 闪兰靖;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继刚;中国小农去自给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苗红军;中国城镇职工推迟退休年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王志丹;贫困村发展中的村民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孔娜娜;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诗媛;我国柑橘产业化中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谷贱明;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佳宁;我国城市社区法律服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营永霞;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静婷;北京市社区居民参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谢文兴;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街区[D];南京大学;2011年
8 陈婉雪;新型农村村民的社区社会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洪锋;我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园莉;乌鲁木齐市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区参与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史柏年;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支付[J];人口与经济;2001年02期
2 杜午禄;人口老龄化与退休低龄化剖析[J];人口研究;2003年02期
3 姜向群,陈艳;对我国当前推迟退休年龄之说的质疑[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4 孟谦;社区里的维权行动[J];社区;2003年23期
5 晁流;社区自治中的利益博弈——以南京“中青园”为例[J];社会;200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红平 □方三文 黄广明;[N];南方周末;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子仙;;集体记忆理论经验研究的七个维度:1989—2009[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6期
2 李虎;;仪式展演·集体记忆·他者表述——基于一个客家村落“会期”仪式之思考[J];民俗研究;2011年04期
3 雷颐;;文革记忆与现实选项[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2年09期
4 花影;;年的一种集体记忆[J];贵阳文史;2014年01期
5 唐志东;李剑飞;李迎春;;朝花夕拾中的集体记忆——怀旧广告回望与解读[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0年05期
6 田花;;粮票: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J];晚晴;2013年11期
7 林桦;;哦,罗马尼亚……[J];中国企业家;2007年12期
8 邓桦;;仪式中的民族集体记忆建构——以云南文山富宁县洞波西六村蓝靛瑶“度戒”仪式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9 朱晓星;但文红;宋江;;集体记忆视角下的民族文化节日保护探索——以贵州控拜村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张颐武;文化——东方价值在此辉煌[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孟君;;集体记忆的多副面孔——论“文革”的电影城市空间形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邹悦;;档案揭秘与集体记忆构建[A];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赵彦昌;陈聪;;论档案与集体记忆[A];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林旭然;;档案与集体记忆的构建和传播[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5 李凡;朱z,
本文编号:2465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46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