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数字难民的数字机遇——创建包容性信息社会的政策重点

发布时间:2019-06-03 05:28
【摘要】:正数字难民:数字鸿沟的另一侧当前,数字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重塑这个世界,改变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跻身于数字时代,成为数字公民,拥有越来越多的数字机会。联合国(UN)推动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认为,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数字革命能够造福人类,人类应致
[Abstract]:......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新闻传播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22400430139) 新乡学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12SB09)“善治视角下网络政治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芸;;中国数字鸿沟的现状与治理[J];江苏商论;2007年02期

2 ;张春江副部长:缩小数字鸿沟 促进均衡发展[J];当代通信;2002年11期

3 张新红;;什么是数字鸿沟?[J];电子政务;2008年11期

4 邹奕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J];中国中小企业;2002年08期

5 丁开杰;;消除数字鸿沟:社会融合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3期

6 ;缩小“数字鸿沟”责无旁贷[J];IT时代周刊;2008年14期

7 哈玛德·图埃;;ITU秘书长致辞 “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纪念2008年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J];江苏通信;2008年S1期

8 蒋耀平;;填“数字鸿沟”创信息社会美好新世界[J];互联网天地;2004年01期

9 哈玛德·图埃;;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玛德·图埃博士致词[J];中国电信业;2008年05期

10 邹生;;数字鸿沟问题的测度分析和对策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江华;;“数字减贫”的政策与相关研究述评[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缩小“数字鸿沟”创建公平信息社会[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近期公开刊物发表的部份有关“数字鸿沟”文章题录索引[A];“数字鸿沟”与信息扶贫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4 田静;;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周晓英;;全球信息社会建设及图书情报界的贡献[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6 王亚强;;从三个维度解析电子政务建设的数字鸿沟问题[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肖良颜;余翔宇;;广东省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王钢;;创建公平信息社会 服务三农 服务四川[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霍彩玲;;图书馆面临的新形势和信息社会对图书馆员能力的要求[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四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雷震洲;;对电信业转型的思考[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高工 李进良;中国3G应关注农村年轻人[N];中国电子报;2007年

2 ;信息通信技术为全人类服务 帮助人们跨越数字鸿沟[N];人民邮电;2002年

3 本报记者 沈加军 付志平 潇潇 张茂洲;信息通信技术为全人类服务:帮助人们跨越数字鸿沟(B05)[N];通信信息报;2002年

4 蔡强 王为民;ICT可持续发展与消除“数字鸿沟”[N];通信产业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陈勋燕 张烨 本报实习记者 林起铭 温荣鑫;信息通信技术为全人类服务:帮助人们跨越数字鸿沟[N];通信信息报;2002年

6 记者 邓小扬;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每个人[N];民营经济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郭庆婧;“泛在”时代:呈现全新特性 呼唤移动支撑[N];人民邮电;2007年

8 ;5·17 两节合并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N];人民邮电;2007年

9 ;未来信息社会什么样?[N];人民邮电;2006年

10 何源;抓住信息社会的机遇[N];计算机世界;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芸;基于经济视角的国际数字鸿沟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李潇;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测度及政策建议[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陈思祁;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Surat Khan;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李后卿;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区域配置中的数字鸿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俞立平;地区信息资源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连杰;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组织决策权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杨鲜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飞飞;信息社会、社会分化与数字鸿沟[D];北京大学;2008年

2 沐贤斌;数字鸿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宇文洪源;数字鸿沟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4 尹颖汤;数字鸿沟与经济发展[D];汕头大学;2003年

5 徐斐;我国数字鸿沟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王武;数字鸿沟与贫富差距[D];山东大学;2011年

7 Matthias Adler;从国际角度看数字鸿沟:中欧对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毛雪皎;手机互联网填补我国群体间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迅;我国“数字鸿沟”的比较分析及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余春艳;利用网络信息通信技术进行青少年戒烟干预的实施模式及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1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491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b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