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物联网的发展对区域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以湖南为例

发布时间:2019-07-06 14:01
【摘要】:物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传播、通过传感器将物与物相互连结以达到感知目的的新兴信息传播方式,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物物互联,感知世界"。物联网的产生和逐渐普及,给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它实现了"物物相通"、"人物相融"的传播梦想。物联网的这一传播优势,非常有利于推进区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区域文化产品及其传播具有更加透彻的感知性,更加全面的互联性,更加深入的智能性。文章以湖南省为具体考察对象,对物联网在区域文化传播中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
[Abstract]: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ternet of things) is a new wa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in which things and thing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sensor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erception.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hings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The emergence and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way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it has realized the communication dream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things and things" and "the fusion of characters". This communication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very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isse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so that regional 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ir dissemination have a more thorough perception, more comprehensive interconnection, and more in-depth intelligence. Taking Hunan Province as the specific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reg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many dimension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重点项目“物联网的发展对湖南区域文化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010ZDB08)
【分类号】:G122;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荣春;;“物联网”: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J];传媒;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咸友;走进知识管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程东辉;英特网英语教学资源概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丛晓倩;;浅谈对中国先进文化得以发展原因的哲学思考及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常松;略论高校学生网络生活的素质关怀[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宋芳;;试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新型学习能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张玮;;基于网络效应理论的生物基因制药产业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2期

8 刘明达;信息网络化进程中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高岭;;汉语言文学专业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兼谈对美国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运用的借鉴[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义兵;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网络文化影响下的现实社会——博客文化初探[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松炎;宋小玉;;论企业品牌战略营销[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年

4 陈蔚松;;基于数字信息特征的汉字点画分析[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晓纯;;论物联网实名法律制度的构建[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6 吴峥;周春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实验室[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吴标兵;;物联网概念的多视角分析[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周琼;王哲平;;网络问政初探[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琼;中国网络新闻可信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桑丽;网络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7 张艳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娄芸鹤;文化政策视野下的“民族元素再创造”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綦玉帅;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发展规律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典璋;网络背景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永红;企业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8 周立春;虚拟世界的意见集合[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雁平;网络文化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正面影响及其实践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杜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孝泉;;日益尖锐的欧美文化冲突[J];前线;1994年01期

2 袁方正;美国文化产品遭抵制[J];w,

本文编号:2511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511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2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