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物联网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变革

发布时间:2019-11-11 15:13
【摘要】:正自工业革命以来,无论是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考察,还是当今时代人们真实的体验与感受,都共同验证着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紧密的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进的格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产物的科学技术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正在兴起的物联网就是如此,它在促进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进而不断影响和改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欧阳友权;欧阳文风;;物联网的形上之思——物联网给我国思想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求索;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科学发展观展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兼论“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马广先;知识境界升华的人文精神[J];安阳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李科;;大科学时代科学伦理悖论合理性消解的“第三条道路”——兼论当代科学伦理观[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刘树君;李建珊;;凡勃伦进化的科学观探析[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6 马晓梅;;探析波普尔科学哲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3期

7 董驹翔,董翔薇;学术的历史感——郑杭生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厚度[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杨莉;;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与人的发展[J];才智;2008年05期

9 王丛霞;生态文化: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的文化[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10 吴红;;科学史与历史学:对话及其可能[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聂庆璞;;传播媒介的嬗变与网络文学的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2 邱均平;陈远;倪超群;;论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物联网的未来发展[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22期

2 ;Kilnam Chon:中国和日本将成为推行IPv6的主导[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10期

3 李;王俊峰;;物联网: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爆发性机会[J];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10期

4 张佶;;物联网助推行业生产管理升级[J];纺织服装周刊;2010年15期

5 刘潇;张岩;司海英;;下一站,物联网时代[J];青岛画报;2011年06期

6 张雪超;;概念背后的物联网[J];互联网天地;2009年11期

7 华强;;物联网开启智慧地球[J];华北电业;2010年02期

8 邹德萍;孙景璐;;科技新宠“物联网”[J];价格与市场;2010年06期

9 常晓宁;;物联网“蛋糕”怎么吃?——中国移动物联网发展策略解析[J];中国电信业;2010年06期

10 刘衡萍;;物联网感知任何领域、智能任何行业[J];通信企业管理;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物联网”概念解读[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宏利;雷雳;王争艳;;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中的时间知觉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梁涛;;呼叫中心发展趋势及实业呼叫中心应对[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4 康丽君;;网络时代与科技期刊的发展[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于福洋;李朝旭;李颖;;当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的互联网折射——来自抗震祈福留言的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贺宁武;孙志刚;;面向流媒体传输研究的StreamSim模拟器设计与实现[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汪明峰;;互联网与城市地理学:中国案例与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佐斌;;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杨菊红;;科技期刊办刊应如何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程葳;;网络管理与构建和谐城市社会的关系[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李开复;迎接互联网明天的无限可能[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本报记者 肖婧 陈伟;IPv6商用将引发一场互联网革命[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曹增光;互联网2.0时代已经到来?[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4 ;帮助分支办公室改善互联网连接性能[N];网络世界;2008年

5 记者 吕冰冰 苏妮;深圳登录全球设计互联网[N];南方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吴晓菁;重磅打造“互联网手机”[N];厦门日报;2009年

7 记者 赵陕雄;新一代互联网导航PDA打响价格战[N];中国质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胡英;过滤互联网内容需采用新招[N];计算机世界;2009年

9 本报记者 梁靓;手机功能向互联网深度延伸[N];中国电子报;2009年

10 记者谢丽容;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取得阶段性成果[N];通信产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祖明;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与限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何小英;创新得当论[D];中南大学;2011年

3 赵明;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葛国耀;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工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黄刚;整合与互动[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6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章淼;互联网端到端拥塞控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新彭;时代性质判断与社会主义实践选择[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耀刚;互联网商务主体的参与决策和竞争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试论互联网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2 曾超;论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姻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5年

3 刘宇波;面向可下载资源的WEB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5年

4 刘君;解析新华网的成功轨迹[D];河北大学;2005年

5 张晶;互联网对中学生学习和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6 朱海明;上海信投互联网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徐俊霞;网络传播中的政治沟通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赵微;互联网对高中生道德形成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梁思艺;互联网环境下涉外民事管辖权制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李峰;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变化及战略选择[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59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559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7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