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探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09:11
【摘要】: 中国互联网服务形式之一中国虚拟社区,历史只有短短十余年,发展于非物理环境平台之上。来自不同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环境背景的人,怀着共同的兴趣和需求汇聚一堂,交流信息分享观点,获取相互认同,形成立场和角色意识,构建和发展多重动态的身份。中国虚拟社区发展于虚拟的互联网平台,而却以人真实的互动交流为基础。本论文聚焦于中国虚拟社区的一型—中国虚拟讨论社区(即BBS虚拟社区),试图探索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建构问题。身份借由交际形成于文化情境下。中国虚拟讨论社区为身份阐释提供了大文化背景,而交际使身份建构和发展得以实现,并对身份起到折射作用。身份在文化和交际间建设了一座桥梁。本文中身份不仅是一种分析手段,更是研究阐述的对象。 本论文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构建和发展。使用的定性分析法包括案例分析法和身份分析法,其中案例分析法渗透于第四部分的发现和讨论中。案例分析资源取材于具有轰动性的,成员参与程度高的天涯虚拟社区事件和文章,资源的筛选遵循八大原则。调研工作借助了天涯搜索引擎,天涯数据中心和天涯站内信息发送设备的帮助。身份分析法在近十年为专家学者所使用,该方法以身份作为分析的手段和立场,试图在交际中探索新身份的形成发展。 借由定性分析法本论文得出以下的基本观点:1)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在此定义为:基于文本交流,形成于历史、社会、文化、情景多维度下的,对自我立场和主观角色扮演的整合意识。它是多维的,动态的,主观能动的。在中国虚拟讨论社区大环境下,成员形成的主导身份是建构于文化维度下的交际文化身份,虚拟社区的交际文化为该主导身份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情景和背景。2)中国虚拟社区的交际文化可以从历史发展,定向,价值观,成员身份,和面子功夫方面进行了阐释和探讨。社区成员不仅共享一套世界观,信仰,动机和心理要因,而且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复合身份以及面子系统和面子方略。3)本文遵循身份的自然发展过程对身份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阐述。身份的自然发展过程包括:身份的建构,身份的强化(重点分析主导身份的强化),身份的危机和冲突,身份的重建。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建构于历史、文化、社会、情景四种维度下。虽然身份是多维动态的,但在某种文化或社会情境下会形成一种主导的、相对稳定的主导身份。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49
本文编号:2697819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史原;李英庆;刘媛;;网络文化与文化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李志荣;;网络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新课题——兼评《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彭红艳,周丹;网络社区心理场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向琦萏;;“虚拟社区”网络体验的真实性解读[J];经济师;2006年03期
5 陈虹;;文化认同与中华网络文化建设[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697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69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