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移动增值行业中的灵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7:04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新兴事物不断涌现,手机在迅速普及。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中国目前有5亿多手机用户,这个庞大的通信消费市场对于各类厂商来说无疑是非常有诱惑力的。服务于手机用户的移动增值服务目前成为人们娱乐的方式之一,移动增值服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娱乐的特点吸引着广大的手机用户。庞大的手机用户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各个服务供应商和内容提供商以及手机厂商都非常看好移动增值业务这个市场,并积极增加投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增值业务越来越成为通信市场的一大亮点。 灵通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信市场中的服务供应商之一,擅长于提供各类娱乐信息和内容服务,公司努力开发具备市场潜力的移动增值业务产品,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本文将从介绍移动增值业务和移动增值业务价值链入手分析服务供应商在市场上的处境,探讨服务供应商竞争的成败原因,然后结合灵通公司的现状和业务情况设计适合的竞争战略,并将竞争战略付诸于各种实施措施。 移动增值业务是一个多变的市场,具备垄断性、多样性等特征,移动运营商在价值链中的独特角色也增加了移动增值行业的不确定性,还有各个厂商基于利益的要求不断变换角色。本文研究涉及的理论及分析方法有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基本竞争战略理论、市场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市场营销4P理论。本文采取选择公司典型业务单元进行各自分析,结合市场环境特性制定出总体的竞争战略:差异集中战略。为了保证有效的实施此竞争战略,本文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建立适应此战略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策略,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行的行动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626
【图文】:

对比分析,公司,本季度,财务报告


2007年5月25日,灵通公司公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本季度总收入为1420万美元,同比减少38.36%。运营利润亏损403万美元,同比下降288%,亏损额为历史最高点。从2005年到2007年季度收入对比分析如图2一1所示①:60x邓 40x30x20xlox以 00CU00%%%%%

第一季度,短信业务,业务收入,本季度


2007年5月25日,灵通公司公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本季度总收入为1420万美元,同比减少38.36%。运营利润亏损403万美元,同比下降288%,亏损额为历史最高点。从2005年到2007年季度收入对比分析如图2一1所示①:60x邓 40x30x20xlox以 00CU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志忠;试论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J];世界电信;2005年09期

2 ;摩托罗拉行业移动增值业务[J];互联网周刊;2007年16期

3 石中金,忻展红;SP发展之路:双重整合[J];当代通信;2005年17期

4 舒文琼;;咨询机构联合中科院开展增值业务调查活动[J];通信世界;2007年23期

5 王振富,秦锐;迎接百家争鸣的移动增值业务时代[J];世界电信;2005年04期

6 ;2006中国联通增值业务合作发展大会主题 诚信 自律 健康 透明[J];通讯世界;2006年04期

7 苗振华;;增值业务张开3G翅膀[J];中国新通信;2006年09期

8 韩群;;3G奥运共促移动增值业务走进新时代[J];通信世界;2007年22期

9 朱卫未;李祖龙;;从eTOM看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的影响因素[J];中国新通信;2007年22期

10 刘洋;舒华英;;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07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区晓江;周广虎;朱炜;;基于业务流的移动增值业务数据一致性稽核分析[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管敏;;构建灵活高效的移动增值业务统一门户[A];2007年中国通信学会“移动增值业务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华;;网络搜索服务的新经济模式——移动搜索[A];2009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忆辛;;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思考[A];海南省通信学会论文集(二○○二年)[C];2002年

5 ;数据存储、备份、安全专业厂商及服务提供商北京同有飞骥科技有限公司[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6 迟建;;全球资讯类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及业务模式研究分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罗锐;;增值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8 汤临春;潘秋菱;李心科;;基于上下文的移动Web Services[A];Java技术及应用的进展——第八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9 程增和;;移动增值业务及其支撑平台研究[A];2007年中国通信学会“移动增值业务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东明;;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A];2007年中国通信学会“移动增值业务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晓芳;SP企业北纬通信逆市上A股 8月上旬深交所挂牌[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陈旭英;抢占应用先机 市场井喷在即[N];人民邮电;2010年

3 徐强;PICA开启移动增值业务赢利之门[N];科技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雷宾建;内容业:SP的劲舞年代[N];通信信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云辉;MMarket72小时“出场秀” 中移动新玩法之“富”诱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本报记者 邹奕萍;固网增值业务发展须以“创新”开路[N];通信信息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秦海波 黄鑫;内容商:注重差异竞争[N];经济日报;2006年

8 ;系统改善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环境[N];人民邮电;2007年

9 网舟咨询 池大治;投资SP:评估价值还是评估未来[N];通信产业报;2006年

10 刘长安;为何移动秘书和IVR遭遇退订?[N];人民邮电;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春山;移动增值业务的个性化推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韩璐;移动增值业务消费者使用意愿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姜阳;电信移动增值业务客户使用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李政;电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的上下游纵向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郭峻峰;移动增值彩铃业务消费者使用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张云川;IT外包服务及其执行过程风险规避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满青珊;移动商务合作伙伴关系模型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郭勇;移动商务风险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赵继娣;服务供应链中外包方与提供商间的信息与决策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沈其强;服务增强战略下制造企业的组织要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万雯;移动增值行业中的灵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曾诚;基于移动增值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韧;SP投诉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4年

4 宋永军;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商务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5 曲志民;天津联通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分析及营销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陈忠博;移动增值业务中的著作权侵权责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袁泉;SP2.0时代深圳腾讯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谷剑春;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奕;中国3G移动增值行业风险投资机会与价值评估[D];复旦大学;2008年

10 任庆德;后梦网时代北京驰讯通公司移动增值业务战略转型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8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728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