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票务产业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23:24
移动票务是移动通讯技术与二维码快速识读技术在应用上的完美结合。它依托一个系统平台和一个业务管理平台,在新兴的电子支付环境下,借助移动的数据通道和用票场地的二维码识读机具,涉及到图像采集与处理、数据加解密与传输等高新技术,最终提供给我们的是一项新兴的数据业务。它颠覆了传统购票的消费方式,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快捷、安全的购票体验。移动电子票务能够有效解决票证的物流配送问题,降低现有纸质票成本,方便商家对票务的统计、管理,有效解决假票问题,扩展商家的票务销售渠道,并可为移动网络运营商创造增值利润,因此,未来,移动票务将取代传统纸质门票,成为3G网络时代发展的主流。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票务的概念及特点,从移动商务的概念中引出移动票务的概念,并且介绍了移动票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之后总结了国内外移动票务的发展现状。接下来分析了我国移动票务产业链及运营模式。运用产业链相关理论,构造了目前我国移动票务的产业链,并对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相关成员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每个参与者的作用和从该产业链中获得的收益。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目前移动票务在国内的三种主要运营模式,分析了几种模式在实际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解...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框架和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移动票务概述
2.1 引言
2.2 移动票务概念及特点
2.2.1 移动商务的概念
2.2.2 移动支付
2.2.3 票务分类及特点
2.2.4 移动票务的概念
2.3 移动票务关键技术
2.3.1 远程支付技术
2.3.2 近场支付技术
2.3.3 关键技术比较
2.3.4 二维码技术
2.4 国内外移动票务现状研究
2.4.1 国外移动票务发展现状
2.4.2 国内移动票务发展现状
第三章 我国移动票务产业链及运营模式分析
3.1 移动票务产业链构成分析
3.1.1 产业链相关概念
3.1.2 移动票务产业链
3.1.3 移动票务产业链各参与者分析
3.2 移动票务产业链运营模式分析
3.2.1 第三方票务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模式
3.2.2 联动优势为主导的产业链模式
3.2.3 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链模式
第四章 我国移动票务产业链中的博弈分析
4.1 博弈论定义
4.2 问题的提出
4.3 博弈论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4.3.1 移动票务产业链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假设
4.3.2 移动票务产业链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分析
4.3.3 移动票务产业链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解
4.4 结论
第五章 手机票务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5.1 我国手机票务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5.1.1 手机票务产业链宏观环境分析
5.1.2 我国手机票务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5.2 我国手机票务产业链的发展建议
5.2.1 产业链模式选择
5.2.2 发展路径选择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G时代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模式探讨[J]. 周慧峰. 移动通信. 2009(13)
[2]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中的应用[J]. 王琼,施涛. 电子测试. 2009(06)
[3]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票务系统的研究[J]. 康春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4]电子票务与移动电子票务[J]. 付茂洺.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9(02)
[5]手机支付的现状与未来[J]. 许翠苹. 中国防伪报道. 2009(01)
[6]基于WAP的手机上网订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李舜,王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8(15)
[7]移动支付的沿革与发展探究[J]. 何朔. 中国信用卡. 2008(14)
[8]二维码在未来电子影票中的应用[J]. 崔强. 现代电影技术. 2008(06)
[9]信息经济下的网络外部性研究[J]. 吴成兵. 商业时代. 2007(15)
[10]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支付解决方案[J]. 陈平昌,麦涛. 商场现代化. 2007(10)
硕士论文
[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商业模式研究[D]. 胡君.北京邮电大学 2009
[2]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策略研究[D]. 周品芳.北京邮电大学 2009
[3]移动支付发展策略研究[D]. 肖锋.北京邮电大学 2008
[4]基于博弈论分析的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研究[D]. 姜勇.北京邮电大学 2008
[5]移动电子票务研究[D]. 陈嘉禾.北京邮电大学 2007
[6]第三方综合移动票务系统研究[D]. 罗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7]移动支付产业链研究[D]. 韩刚.北京邮电大学 2007
[8]移动电子商务价值网体系模型及运作策略研究[D]. 马佳萍.北京邮电大学 2007
[9]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应用研究[D]. 郭玉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10]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及发展初探[D]. 徐会敏.西南财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24790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框架和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移动票务概述
2.1 引言
2.2 移动票务概念及特点
2.2.1 移动商务的概念
2.2.2 移动支付
2.2.3 票务分类及特点
2.2.4 移动票务的概念
2.3 移动票务关键技术
2.3.1 远程支付技术
2.3.2 近场支付技术
2.3.3 关键技术比较
2.3.4 二维码技术
2.4 国内外移动票务现状研究
2.4.1 国外移动票务发展现状
2.4.2 国内移动票务发展现状
第三章 我国移动票务产业链及运营模式分析
3.1 移动票务产业链构成分析
3.1.1 产业链相关概念
3.1.2 移动票务产业链
3.1.3 移动票务产业链各参与者分析
3.2 移动票务产业链运营模式分析
3.2.1 第三方票务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模式
3.2.2 联动优势为主导的产业链模式
3.2.3 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产业链模式
第四章 我国移动票务产业链中的博弈分析
4.1 博弈论定义
4.2 问题的提出
4.3 博弈论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4.3.1 移动票务产业链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假设
4.3.2 移动票务产业链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分析
4.3.3 移动票务产业链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解
4.4 结论
第五章 手机票务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5.1 我国手机票务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5.1.1 手机票务产业链宏观环境分析
5.1.2 我国手机票务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5.2 我国手机票务产业链的发展建议
5.2.1 产业链模式选择
5.2.2 发展路径选择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G时代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模式探讨[J]. 周慧峰. 移动通信. 2009(13)
[2]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中的应用[J]. 王琼,施涛. 电子测试. 2009(06)
[3]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票务系统的研究[J]. 康春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4]电子票务与移动电子票务[J]. 付茂洺.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9(02)
[5]手机支付的现状与未来[J]. 许翠苹. 中国防伪报道. 2009(01)
[6]基于WAP的手机上网订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李舜,王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8(15)
[7]移动支付的沿革与发展探究[J]. 何朔. 中国信用卡. 2008(14)
[8]二维码在未来电子影票中的应用[J]. 崔强. 现代电影技术. 2008(06)
[9]信息经济下的网络外部性研究[J]. 吴成兵. 商业时代. 2007(15)
[10]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支付解决方案[J]. 陈平昌,麦涛. 商场现代化. 2007(10)
硕士论文
[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商业模式研究[D]. 胡君.北京邮电大学 2009
[2]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策略研究[D]. 周品芳.北京邮电大学 2009
[3]移动支付发展策略研究[D]. 肖锋.北京邮电大学 2008
[4]基于博弈论分析的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研究[D]. 姜勇.北京邮电大学 2008
[5]移动电子票务研究[D]. 陈嘉禾.北京邮电大学 2007
[6]第三方综合移动票务系统研究[D]. 罗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7]移动支付产业链研究[D]. 韩刚.北京邮电大学 2007
[8]移动电子商务价值网体系模型及运作策略研究[D]. 马佳萍.北京邮电大学 2007
[9]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应用研究[D]. 郭玉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10]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及发展初探[D]. 徐会敏.西南财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24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92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