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基于价值网络的移动支付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18:31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日臻成熟,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互联网、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凭借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移动支付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机遇。我国移动支付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地方。如客户对移动支付的认知度低,支付习惯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引导;信用制度不够完善,客户担忧移动支付信息安全;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尚未形成,产业链的分工协作不明确等。因此,研究移动支付产业链主要参与方的合作关系,建立适合当前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移动支付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移动支付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借鉴日本、韩国和肯尼亚等国家发展移动支付的成功经验,采取博弈论研究方法选择主导运营商;采取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挖掘目标客户群特征,锁定目标市场;根据价值网络理论,对移动支付模式产业链的构成、价值来源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结合湖南移动的实际运营数据,对移动支付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探索移动支付模式的完善和改进方案,提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主要工作,得出以下结论和研究成果:我国现有近9亿移动通信客...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类
        1.2.2 国外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
        1.2.3 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1.2.4 移动支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移动支付模式的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2.1 移动支付模式研究的理论方法
        2.1.1 博弈理论
        2.1.2 价值网络理论
        2.1.3 数据挖掘
        2.1.4 系统动力学
    2.2 移动支付模式的概念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动支付的环境和运营模式分析
    3.1 移动支付的环境分析
        3.1.1 政策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的博弈分析
        3.2.1 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构成
        3.2.2 移动支付的运营主体
        3.2.3 移动支付的运营方式
        3.2.4 移动支付模式的静态博弈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支付的目标市场发展研究
    4.1 移动支付目标市场的定位
        4.1.1 目标客户的挖掘
        4.1.2 目标市场的竞争
    4.2 移动支付目标市场的分析
        4.2.1 目标客户认知度分析
        4.2.2 目标客户需求分析
        4.2.3 目标客户使用意愿分析
        4.2.4 影响目标客户使用的因素分析
    4.3 移动支付目标市场发展的竞争战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价值网络的移动支付模式构建
    5.1 移动支付价值网络的构建
        5.1.1 价值定位
        5.1.2 价值活动
        5.1.3 价值创造
        5.1.4 战略控制
        5.1.5 业务实施
    5.2 移动支付模式的价值来源和形成过程
        5.2.1 移动支付模式的价值来源
        5.2.2 移动支付模式的价值形成过程
    5.3 移动支付价值网络的特征和效应分析
        5.3.1 移动支付价值网络的特征分析
        5.3.2 移动支付价值网络的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移动支付模式实证研究—来自湖南移动的经验数据
    6.1 湖南移动手机支付模式描述
        6.1.1 湖南移动手机支付发展现状
        6.1.2 湖南移动支付平台的设计
    6.2 移动支付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6.2.1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依据
        6.2.2 系统分析与模型建立
        6.2.3 因果关系和反馈环分析
    6.3 移动支付模式的系统模拟与有效性检验
    6.4 关键要素变动对系统行为的影响分析
        6.4.1 客户需求要素
        6.4.2 价值定位要素
        6.4.3 支持能力要素
        6.4.4 资源整合要素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移动支付发展策略与建议
    7.1 实施低成本大市场战略
    7.2 构建移动通信运营商资源整合价值共同体
    7.3 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移动支付资金安全管理环境
    7.4 争取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的总结
        8.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8.1.2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
    8.3 论文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支付中的手机票务用户群体——基于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实证分析[J]. 李健民.  系统工程. 2010(12)
[2]价值组织形态演进与模块化价值网络的形成[J]. 余东华.  经济问题探索. 2010(03)
[3]浅析中国电子支付中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J]. 陈燕予.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8(S9)
[4]基于虚拟价值链的移动电子商务协同效应分析[J]. 李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04)
[5]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卡组织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博弈[J]. 刘磊,杨兴丽,吕廷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6]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的解析[J]. 李琳,赵江.  现代情报. 2008(07)
[7]3G关键技术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 吴朝文,蹇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14)
[8]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与问题研究[J]. 代文锋,王玉珍.  办公自动化. 2008(12)
[9]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J]. 孙艳斌.  中国科技信息. 2008(09)
[10]第三方支付运营模式及其发展研究[J]. 陈氢,程慧平.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2)

硕士论文
[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移动支付研究[D]. 张桂龙.同济大学 2007
[2]消费者使用电子支付平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张翼.重庆大学 2006
[3]基于J2ME的手机移动支付应用研究[D]. 莫高习.广东工业大学 2006
[4]价值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D]. 李昕.大连理工大学 2005
[5]WAP移动支付体系结构研究[D]. 王雨.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42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942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