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安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15:23
  随着安徽纳入“泛长三角”都市圈,安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安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邮政作为一个有着传统物流功能的国有企业,在现代物流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变革其原有的运营模式和发展策略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于安徽邮政来说,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自身优势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向社会提供优质、经济、高效的物流服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安徽邮政面临的复杂环境,着重对安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外邮政企业发展物流的经验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安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正确认识了安徽邮政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因素;基于战略因素分析,深入探讨不同的策略组合,选取增长型战略作为安徽邮政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明确了“资源整合、模式革新、一方牵头、多元合作、市场关联、企业运作、机制创新、信息集成”的物流发展思路,从业务板块、服务内容、顾客群体、服务范围四个方面确定了现代物流的市场定位;从“更新一点、再快一点”的核心理念出发,提出由业务发展、重点市场、经营机制、发展途径四部分构成的物流发展策略体系;制定了...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研究


009年不同类型业务收入在全部业务收入中的比例构成

农资,精益物流,邮政发展,物流服务


图4一3安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定位(l)业务板块:以供应链集成的精益物流、同城配送物流、农资分销等业务为主,做好服务“三农”的农资配送物流服务;扩大顾客群体的覆盖并在精细化物流服务基础上拓展新业务;(2)服务内容:以“精、小、轻、贵”高附加值、高时效的物品为主极主动抢占高附加值如医药品、出版物、lT配送以及轻质物品等市场,挖客户资源,促使邮政物流业务平稳发展。(3)客户群体:重视集团消费,兼顾零散用户。面向集团客户销售收入成本低、见效快,是安徽邮政开展物流业务的主要市场,与大客户维持良合作关系是保证邮政物流销售业绩的关键。因此,以高端综合性写字楼、园区、大中型三资企业的物流需求为重点,同时,贯彻“抓住大户,不丢散的营销策略,筛选出重点客户,尽力满足客户需求;(4)服务范围:国内业务与国际业务并行发展。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际跨国公司纷纷入驻中国市场,这些企业的在华生产增大了物流需求,也

邮政发展,现代物流,安徽,邮政物流


邮政物流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根据安徽邮政物流的实际情况,结合邮政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时序和阶段性步骤出发,安徽邮政物流可分三个阶段,执行不务实现其最终愿景:(1)第一阶段(2009一2010年)资源整合、模式革新:对系统内部的人才、资金、网络等内部资,并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传统邮政物流服务的优势全,大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通过服务功能整合,大力发展功能,如配送业务、区域(同城)业务,扩大邮政物流在省内物流市场的邮政信息数据库的优势,掌握、挖掘物流客户资源,推动邮政物流(2)第二阶段(2010一2012)一方牵头、多元协作:借助安徽邮政的管理平台,整合邮政速递业务,与竞争企业建立联盟,实现多方资源集成协作的“强强联合市场关联、企业运作:学习消化国外物流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澳大利亚邮政拓展物流新领域[J]. 廖游.  中国邮政. 2010(01)
[2]质量与价格竞争供应链的均衡与协调策略研究[J]. 鲁其辉,朱道立.  管理科学学报. 2009(03)
[3]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J].   中国储运. 2009(04)
[4]基于RFID技术的现代邮政物流仓储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 郭勇,马选.  邮政研究. 2008(01)
[5]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孙玉贤.  发展. 2007(09)
[6]国际快递公司在华发展特点及启示[J]. 李晓超.  物流技术. 2007(08)
[7]欧盟邮政物流民营化的特征、历程及评析[J]. 赵淑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05)
[8]基于知识管理的邮政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J]. 姚文.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09)
[9]中国邮政直面物流开放——访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雄[J]. 潘建伟.  中国邮政. 2006(02)
[10]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凸现的经济学分析[J]. 王琛,王效俐.  商业研究. 2005(14)



本文编号:2951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951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5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