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众包社区创新的运营机制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19 01:31

  本文关键词:众包社区创新的运营机制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众包社区 创新 激励机制 创新投入 风险管理


【摘要】: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的发掘和创新创新方式,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创新提供了工具,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为企业所接受和推崇,开发出多种形式的创新平台。Howe在2006年将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这种大众创新模式称为众包,指企业或者机构通过任务的分解将创新任务包给大量的网络大众来完成,网络大众通过积极参与众包平台,完成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算法改进以及大数据的分解分析等。整个操作过程通过众包社区来实现。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导研究了众包社区创新的运营机制。根据众包的业务流程,众包的运营主要包括三项业务:发包方的任务发布和方案优选业务、接包方的方案设计和上传业务和众包平台的管理业务。发包方的任务发布和方案优选业务主要是发包方(主要是企业)发布创新项目在网络平台上,这项业务的核心是需要合理设置各种任务参数(如奖金、期限、任务要求等)主要涉及如何设定奖金,任务难易程度的设计;接包方的方案设计和上传业务,这项业务的核心是接包方方案的质量,主要涉及接包方的努力水平和具体创新投入。众包平台的管理业务,这项业务的核心是风险防范,主要涉及接包方和发包方的身份认证、信誉评价和奖惩机制。论文根据众包的业务流程,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具体分析设计众包社区的运营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设计、业务流程优化设计和风险管理机制设计。关于激励机制的设计,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分析众包社区创新参与各方的参与动机出发,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参与各方参与众包社区创新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具体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也有部分国内外的学者利用逆向拍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模型分析,提出线性定价众包报酬优于固定报酬的结论。论文在已有研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线性可变报酬的众包社区创新激励机制设计模式优于不变线性报酬的结论。在众包社区创新业务流程优化设计中,将已有研究中接包方努力水平衡量的指标具体化为接包方的创新投入,即接包方的创新经验投入和业余时间投入。并通过简化求和的线性函数,推导分析在考虑接包方已有创新经验和业余时间的多少的条件下发包方的最优出价和任务发布策略,进而优化众包社区创新的业务流程。提出发包方任务分解的必要性和众包平台的线性可变运营策略,并基于发包方任务的分解和众包平台的线性可变优化了众包社区创新业务流程。众包社区平台运营管理的核心业务是创新风险的防范。论文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论证了众包社区平台运营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众包社区平台二阶段准入制度设计、二阶段众包方案筛选机制、多边信誉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设计。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第二章对国内外众包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并阐述本文与现有研究的区别。第三章研究了线性可变报酬策略的众包社区创新激励机制设计。运用模型分析了固定报酬和激励系数下的激励机制和变动报酬和激励系数下的激励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不论发包方企业采用何种激励措施,众包社区均可以为发包方企业遴选出技术水平更高的接包方。众包式创新能为企业带来更高技术质量的创新方案,对企业创新是有利的;在发包方采用线性可变报酬的状态下,高技术水平的接包方会获得比单一报酬状态下更高的期望效用,而一般技术水平的接包方在两种状态下获得相同的期望效用。线性可变的报酬激励对高技术水平的接包方有激励作用,而对一般技术水平的接包方没有激励效果。发包方采用线性可变的报酬策略会吸引更多高技术水平的接包方。第四章研究考虑接包方投入的众包社区创新业务流程优化。接包方的创新投入主要有创新经验投入和业余时间投入,将创新经验看做接包方的创新资本投入(知识资本),业余时间投入看做接包方的创新劳动投入,并以此来区分接包方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构建简化的线性生产函数,推导分析得出结论:当方案需要的完成时间大于接包方拥有的业余时间时,接包方选择放弃参加众包项目;在高的众包金额下,能参与接包的网络大众会减少。因此,发包方在使用众包社区创新时,有必要将创新项目分解成多个可以成模块的简单的容易完成的小任务,给予适当的众包金额,分散来进行众包创新设计;在众包社区创新过程中,当n很大时,只有当随机变量对于接包方方案质量的影响大于接包方业余时间的投入影响时,发包方获得较优的创新收益。这种方式的实践意义是创新成果受主观评价影响很大,而且这种主观评价偏好的观测和表达难度很大的创新任务,可以通过众包社区创新得到最优的创新方案。第五章研究了众包社区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众包社区创新中,主要面临创新者参与身份的识别风险,参与者的诚信风险、知识产权保护风险等多种风险。论文主要从众包社区创新准入制度、方案筛选机制、信用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两阶段准入制度设计;接包方自评与他评结合的两阶段方案筛选机制;众包社区多边互评的信用评价机制;第三方在线争议处理平台和第三方托管。第六章是全文总结和展望。此章对全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并阐述其理论贡献,然后结合企业实践,指出本研究对众包社区创新的一些实践意义,最后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论文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有助于丰富和扩大众包社区创新的相关研究成果。
【关键词】:众包社区 创新 激励机制 创新投入 风险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9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绪论15-23
  • 1.1 研究背景15-16
  • 1.2 研究问题16-17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18
  • 1.3.1 研究对象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研究内容18-19
  • 1.5 技术路线19-20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20-21
  • 1.7 本章小结21-23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23-49
  • 2.1 众包社区创新的理论基础23-32
  • 2.1.1 开放式创新理论23-29
  • 2.1.2 大众生产理论29-32
  • 2.2 众包研究综述32-45
  • 2.2.1 众包概念的提出32
  • 2.2.2 众包的概念界定32-33
  • 2.2.3 众包的参与主体与业务流程33-35
  • 2.2.4 众包社区基本模式35-37
  • 2.2.5 众包运营方面的研究37-41
  • 2.2.6 相关的几个概念41-45
  • 2.3 已有研究述评45-47
  • 2.3.1 现有研究的特征45-46
  • 2.3.2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论文的切入点46-47
  • 2.4 论文的研究设计47-48
  • 2.5 本章小结48-49
  • 第三章 基于线性可变报酬策略的激励机制设计49-61
  • 3.1 引言49-50
  • 3.2. 模型假设与参数定义50-51
  • 3.3 模型的建立51-52
  • 3.4 模型求解52-55
  • 3.5 模型结果分析55-58
  • 3.6 管理启示58-59
  • 3.7 本章小结59-61
  • 第四章 考虑接包方创新投入的业务流程优化61-71
  • 4.1 引言61-62
  • 4.2 接包方的创新投入分析62
  • 4.3 模型假设与参数定义62-63
  • 4.4 模型构建与分析63-68
  • 4.4.1 接包方的决策分析63-65
  • 4.4.2 发包方的决策分析65-68
  • 4.5 众包社区创新业务流程的优化68-69
  • 4.6 本章小结69-71
  • 第五章 众包社区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设计71-87
  • 5.1 引言71-72
  • 5.2 关于“门槛费”的分析72-73
  • 5.3 众包社区创新的风险分析73-77
  • 5.3.1 考虑发包方的风险73-77
  • 5.3.2 考虑接包方的风险77
  • 5.4 众包社区创新风险机制设计77-85
  • 5.4.1 众包社区准入制度77-79
  • 5.4.2 众包社区创新方案筛选机制79-81
  • 5.4.3 众包社区信用评价机制81-83
  • 5.4.4 众包社区奖惩机制83-85
  • 5.5 本章小结85-87
  • 第六章 研究总结87-93
  • 6.1 主要结论87-89
  • 6.1.1 众包社区创新激励机制设计主要结论87-88
  • 6.1.2 众包社区创新业务流程优化的主要结论88
  • 6.1.3 众包社区创新风险管理机制设计主要结论88-89
  • 6.2 主要贡献89-90
  • 6.2.1 理论贡献89-90
  • 6.2.2 实践贡献90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90-93
  • 参考文献93-105
  • 致谢105-10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经历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泳;;众包[J];商务周刊;2008年22期

2 彭必源;钟鹏;;论众包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与应注意的问题[J];企业活力;2009年01期

3 刘文华;;众包的经济学解析[J];新经济导刊;2009年06期

4 杰夫·豪;;众包:钱很重要,现在不那么重要了[J];深圳特区科技;2009年Z4期

5 魏拴成;;众包的理念以及我国企业众包商业模式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6 ;企业众包魔法:缔造传奇营销模式[J];时代经贸;2010年05期

7 宋鹏;肖晓;崔佳春;;“众包”理论在旅游企业营销中的应用——以成都圆和圆佛禅客栈为例[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年11期

8 魏拴成;邬适融;;众包的产生、发展以及构建众包商业模式应遵循的路径[J];上海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9 朱新颖;高厚礼;;众包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4期

10 张利斌;钟复平;涂慧;;众包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耕深;朱雅杰;;基于众包的商业模式优化[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任延静;林丽慧;;众包平台创新竞赛中加价延期机制采纳决策的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杰夫·豪《连线》杂志著名资深编辑;众包——化整为零的革命[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2 君尚;中介和渠道全面让位众包服务平台[N];科技日报;2014年

3 凌曼文;众包:人人都来卖点子[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4 夏剑;众包革命:群众创新[N];中国企业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肖志飞;“众包”的魅力[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张涵;建立有层级架构的“众包”模式[N];人民日报;2012年

7 羽哲;“春晚”可以尝试“众包”[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继征;众包模式能给纤维品牌带来什么?[N];中国纺织报;2014年

9 张凤岐;众包的价值[N];电脑商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洁云;“众包”,多元化的解困路径?[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素芬;基于众包参与者网络的众包绩效提升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邹凌飞;众包社区成员创造力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庞建刚;众包社区创新的运营机制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彭玲;众包平台用户接受与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冯小亮;基于双边市场的众包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胡昭阳;众包科学:网络传播语境下的公众参与创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强;基于迭代策略的众包质量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肖江辉;基于可信度的众包协同测试及其算法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仝子飞;通用众包标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5年

4 张亭亭;基于成对关联属性空间的众包任务优化配置及其关键属性选择[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昊;基于众包的维、哈、柯语舆情标注语料库构建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6 路凯;Kaggle众包平台的隶属网络模型构建与特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强;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的众包模式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8 马雪梅;畅销小说的众包翻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孙欢;众包标注的学习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王希;参与式感知系统中基于任务众包的群组构造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7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697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