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我国三大经济区城市网络变化特征——基于百度信息流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2:28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大经济区城市网络变化特征——基于百度信息流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百度 信息流 城市网络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摘要】:为了了解城市网络的变化特征,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获取了各个经济区内两两城市的百度指数之用户关注度数据,模拟计算了百度信息流,分别构建了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城市网络,并对其2009 2012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主要结论:1)基于百度信息流的城市网络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并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及变化;2)在城市网络的时空演进方面,城市彼此之间的信息联系日益紧密,但城市网络空间发展的均衡化与极化等级现象并存;3)由于百度信息流有着更强的跨越属性,为发展中的新兴城市提供更多的机遇,且这种正效应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百度 信息流 城市网络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时代中国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变化研究”(40971094)
【分类号】:F49
【正文快照】: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s)的发展和交通方式的改变,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网络研究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Castells[1]指出:通讯与信息技术的创新使得主导性的空间形式不再是地方空间(Spaceof Places),而是转变为流动空间(Spac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闯;孟韬;;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层级结构——基于中国连锁企业百强店铺分布的网络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2 唐子来;赵渺希;;经济全球化视角下长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演化:关联网络和价值区段的分析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1期

3 戴特奇,金凤君,王姣娥;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关联网络演进——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际铁路客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4 张晓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5 汪明峰;宁越敏;;城市的网络优势——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与节点可达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6 汪明峰;高丰;;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世界城市体系变动[J];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02期

7 马学广;李贵才;;西方城市网络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4期

8 李晓江;;“钻石结构”——试论国家空间战略演进[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2期

9 朱桃杏;吴殿廷;马继刚;赵莉琴;;京津冀区域铁路交通网络结构评价[J];经济地理;2011年04期

10 尹俊;甄峰;王春慧;;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锋;梅琳;;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焦玮;张翔;;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徐英;;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4 王学勇;;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空间格局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5 冯利萍;千庆兰;;东莞市镇区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6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胡建国;;制度创新: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徐蕾;刘学敏;;论“资源优势陷阱”效应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9 袁畅彦;;东北林区产业选择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10 孙雨辰;卢戎;;上海市大浦东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研究——以浦东新区北蔡镇为例[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大道;;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态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2 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3 张晓明;张成;;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4 张闯;孟韬;;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层级结构——基于中国连锁企业百强店铺分布的网络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5 夏春玉;城市与流通的互动:城市流通系统——城市与流通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5年11期

6 彼得·豪尔,王士兰 ,王之光;长江范例[J];城市规划;2002年12期

7 汪明峰;浮现中的网络城市的网络——互联网对全球城市体系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8 王凯;;50年来我国城镇空间结构的四次转变[J];城市规划;2006年12期

9 赵晓斌;王坦;;跨国公司总部与中国金融中心发展——金融地理学的视角与应用[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10 李燕;;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J];城市;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经济[J];法律与生活;2004年12期

2 赵军利;何梦杰;;三大经济区谁执牛耳[J];理论参考;2004年07期

3 唐彬;初探华南经济区划[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邓文英;;成内渝发展轴与其相临经济区的关系[J];四川省情;2008年04期

5 黄绍臻;;海峡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模式[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Z1期

6 ;中国欲将成渝经济区打造为西部最大增长极[J];机械;2011年03期

7 夏洪超;李江汉;;建设“江汉经济块”初探[J];湖北农学院学报;1985年06期

8 曾仕娟;;汕头港欲借海西东风展翅飞[J];中国港口;2011年04期

9 章文焕;;江西省经济区划的探讨[J];企业经济;1986年10期

10 王惠民;;辽宁经济区的战略布局[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琨;;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增长:解析三大经济区发展规划[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廖元和;;经济区与区域经济成长阶段论[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英莲;;广西五大经济区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方向选择[A];加快发展广西农业产业化研讨会暨广西农业经济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21世纪初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南向互利合作战略——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生产力发展研究总报告[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5 ;专题研究报告之二:21世纪初中国生产力发展南向互利合作战略中的资源研究[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6 周中坚;;科学构思南北钦防的壮丽蓝图[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7 陆义敏;;南北钦防产业发展探析[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8 李宪霞;;论《史记·货殖列传》所见经济分区和城市分布问题[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9 甘丹丹;;沈本一体化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李向平;;“十一五”期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政策[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韶辉;四大经济区域亮相“十一五”[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记者 朱伟光 通讯员 张士英;黑龙江启动“八大经济区”建设规划[N];光明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邱锐 张发政;广元在“国家两大经济区”间谋划“先手棋”[N];广元日报;2009年

4 记者 罗静雯 实习生 孙朝芳;国家发改委强力助推西部三大经济区[N];重庆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任立国;东北要做中国第四大经济区[N];经理日报;2003年

6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规划的决议[N];黑龙江日报;2009年

7 记者 贾辉;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 负重奋进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中共哈尔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关于《哈尔滨市贯彻落实全省“八大经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决议[N];哈尔滨日报;2009年

9 省委党校副校长 祝福恩;项目是建设“八大经济区”的第一支撑[N];黑龙江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倪伟龄;黑龙江扎实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N];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郑备;论四川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空间协调[D];四川大学;2006年

3 白景涛;中国沿海港口合理发展建设时机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4 石品;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林云;技术创新效率的经验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凯;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肖亚成;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要素成本与利益分享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沈雪潋;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程娜;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梁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江苏省六大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邓方春;西部三大经济区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张越;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的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4 郑志若;中部六省动态发展能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王恒;四川省环境承载力与压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e,

本文编号:700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700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7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