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5:31

  本文关键词:成都移动无线城市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城市 产业链 运营模式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无线互联网产业已成为通信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无线城市是提升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政府关注并牵头的重点建设项目。2009年成都移动在政府委托下承担了“无线成都”建设和运营的任务。2010年7月无线成都项目成功入选由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参加的海峡两岸合作先期试点项目之一。无线成都项目建设分为无线城市网络建设和应用建设两部分。“无线成都”网络和应用平台已初步完成建设。截至13年10月,“无线成都”Web累计访问量已超过5400万次,电影购票、手机支付等特色应用受到用户普遍欢迎。本文从无线城市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阐述成都移动无线城市建设的意义及定位,并对其运营模式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运营的环境条件、细分市场、价值链等,分析适合目前成都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对运营实施中的问题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就无线城市价值提升和运营推广提出建议,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对策、平台应用的发展对策。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适合成都移动的无线城市运营模式,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对运营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在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研究促进无线城市稳健可持续发展,并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无线城市 产业链 运营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6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研究的内容10
  • 1.3 研究方法10-11
  • 第二章 理论回顾11-16
  • 2.1 营销管理理论回顾11-12
  • 2.2 产业价值链的概念12-13
  • 2.2.1 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理论12
  • 2.2.2 产业价值链在电信领域的延展12-13
  • 2.3 运营模式理论13-14
  • 2.3.1 运营模式定义13
  • 2.3.2 电信产业的运营模式13-14
  • 2.4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14-16
  • 第三章 无线城市发展概述及国内外案例分析16-26
  • 3.1 无线城市发展简介16-19
  • 3.1.1 无线城市发展历程16-17
  • 3.1.2 无线城市的内容17
  • 3.1.3 国内外发展情况概述17-18
  • 3.1.4 无线城市发展运营模式比较18-19
  • 3.2 国内外案例发展分析19-23
  • 3.2.1 政企合作案例——费城、台北19-21
  • 3.2.2 政府主导案例——新加坡、香港21-22
  • 3.2.3 企业运营案例分析——伦敦22-23
  • 3.3 无线城市发展经验小结23-26
  • 3.3.1 发展关键点23-24
  • 3.3.2 发展的主要问题小结24-26
  • 第四章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发展现状分析26-41
  • 4.1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发展的环境分析26-32
  • 4.1.1 宏观环境分析26-28
  • 4.1.2 产业环境分析28-30
  • 4.1.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30
  • 4.1.4 内部环境分析30-32
  • 4.2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的定位32-33
  • 4.3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运营模式选择33-36
  • 4.3.1 国内无线城市运营模式优劣势比较33
  • 4.3.2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运营模式的定性分析33-34
  • 4.3.3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定量分析34-36
  • 4.4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产业链分析36-39
  • 4.4.1 无线城市产业链概述36-37
  • 4.4.2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产业链各方定位37-39
  • 4.5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运营情况39
  • 4.6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39-41
  • 第五章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发展对策及建议41-54
  • 5.1 无线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41
  • 5.2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战略制定与规划41-44
  • 5.2.1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战略规划41-43
  • 5.2.2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规划全景图43-44
  • 5.2.3 内部组织机构调整44
  • 5.3 基础网络建设对策44-47
  • 5.3.1 网络建设规划思路44-45
  • 5.3.2 网络覆盖需求分析45
  • 5.3.3 网络建设规划方案45-47
  • 5.4 平台应用及发展对策47-52
  • 5.4.1 细分市场需求分析及产品策略47-48
  • 5.4.2 平台发展建议48-50
  • 5.4.3 重点产品案例50-52
  • 5.5 成都移动无线城市发展对策小结52-5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燕;;无线城市只是“海市蜃楼”[J];信息网络;2008年12期

2 舒文琼;黄毅;郭飞;;突破无线城市模式瓶颈[J];通信世界;2008年15期

3 许丽萍;;无线城市并非乌托邦[J];通信世界;2008年15期

4 ;全球无线城市仍在探索[J];电视工程;2008年01期

5 ;北京16亿元打造全国最大无线城市[J];中国新通信;2008年16期

6 关中客;;无线城市漫话[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4期

7 ;杭州建中国首个四网融合无线城市[J];中国有线电视;2008年10期

8 张举;;拥抱无线城市[J];互联网周刊;2009年03期

9 王黎明;;无线城市发展需统一规划分级管理[J];世界电信;2009年07期

10 谢田;;无线城市的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大永;郑宏剑;;无线城市发展态势与运营模式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何丰;;全球“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及发展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运平;;无线城市之我见[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肖俊;王英;张宇鑫;;基于无线城市的环境远程监测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5 钟体;;无线城市的运营和商业模式浅析[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6 王彦军;;“无线城市”运营模式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孙璐璐;吴洪;;浅析北京无线城市的发展与挑战[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8 杜笃;;依托三个一体化,打造有影响力的无线城市平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肖磊;;“无线城市”中业务推广模式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陈如明;;信息化及应急通信与无线城市融合发展策略思考[A];创新·融合·发展——创新型煤炭企业发展与信息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BN记者 孙燕飚;“无线城市”运营迷局[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全国300多个无线城市 无线武汉有啥不一样[N];长江日报;2013年

3 勤誉;全球“无线城市”已逾百座[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4 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 毛冰冰;关于建设“无线城市”的几点建议和思考[N];通信信息报;2005年

5 ;打造最方便快捷的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6 李响;中国无线城市竞逐[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无线城市打造快捷的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N];人民邮电;2007年

8 ;无线网状网成为无线城市热门技术[N];人民邮电;2007年

9 周晓娟;阿德利亚科技拓展无线城市市场[N];通信产业报;2007年

10 闫冰;环境就是效益[N];网络世界;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辉;无线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项目可行性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隰晓华;“无线城市”业务体系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左超;无线城市运行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陈思源;广州无线城市建设项目用户需求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蔡获;无线城市项目的设计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刘世伟;东莞无线城市平台实施与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少君;无线城市的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张泽文;宁夏无线城市业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曾晶;无线城市建网主流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孔令宏;基于天津本地无线城市建设方案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13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713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