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从产业结构到现代产业体系:继承、批判与拓展

发布时间:2017-12-15 18:09

  本文关键词:从产业结构到现代产业体系:继承、批判与拓展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结构 产业体系 复杂性 产品架构


【摘要】:产业结构概念的泛化和滥用已经严重削弱了结构性分析在发展问题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现代产业体系概念在继承了经典产业结构研究中的长期性、内生性和动态性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针对传统产业结构研究的基本假设和主要命题与变化了的典型事实之间日益严重的冲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拓展:一是在经济结构分析中引入了知识的复杂性和经济活动的异质性等新的维度;二是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考虑到技术或知识分工等更加复杂的分工形式;三是关注被传统产业结构分析分解了的产业和产业要素之间的互动与融合特征。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121.3
【正文快照】: 对现代产业体系概念的界定,既要能够准确承接传统产业结构研究中的合理成分,也要充分认识到既有的产业结构研究与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的经济现实之间存在的日益严重的冲突,从而在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为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更有力的分析工具。一、现代产业体系对产业结构概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贺俊;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2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3 宋泓;;未来10年中国贸易的发展空间[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4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5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6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7 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经济研究;1998年03期

8 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正锋;张杰;李碧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自然;;中国服务业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20期

3 蒋志强;;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关系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4 印中华;田明华;;外商直接投资对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孙川;;基于SS的区域软件产业结构效应与竞争力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郝枫;赵慧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高敬峰;;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区分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8 荣幸;陈月;杨汇潮;;我国经济周期对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9 崔焕金;;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升级考察[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卢锋;;Policy Adjustments Required to Bal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Payments——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China's exces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晶;叶裕民;;全球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研究[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刘玉;孙文远;裴育;;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基于Stackelberg竞争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帆;;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异质性”及其引申含义[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6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邓智团;;技术、制度与产业组织协同创新研究——以计算机产业网络化发展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8 汪进;钟笑寒;;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30期)[C];2009年

9 汪进;钟笑寒;;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10 田艳平;刘长秀;;湖北产业结构变化与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shift-share分析法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谢申祥;寡头竞争条件下的最优关税与研发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牟丽明;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分工演进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蒋春娟;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杨;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与FDI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吴殿鹏;山东省流动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卢靖;附加价值来源转化:基于技术进步与分工深化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高卫超;商业银行综合营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洪丽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志弟;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应性与实践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叔莲;吕铁;贺俊;;新时期我国高增长行业的产业政策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2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3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4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5 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跨行业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6 陈彦斌;;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何者更为重要[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7 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8 李巍;张志超;;直接投资开放对实际汇率、国内经济产出波动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9 卢二坡;曾五一;;转型期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12期

10 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海峰;;创新设计与构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J];创新科技;2010年04期

2 张丽;;建立吉林省现代产业体系初探[J];经济视角;2010年06期

3 边柳;辛晓十;;依靠科技创新构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4 盛见;;构建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刘钊;;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6 朱国芬;李俊奎;;“两化融合”视界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7 杨云霞;;论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8 侯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4期

9 孙s,

本文编号:1292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292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b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