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科技创新对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影响 出处:《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水土保持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亟须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水土保持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推动中国水土流失防治进程。系统总结了近年水土保持科技在中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不同领域中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全面分析了目前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科研能力。从科技助推政府职能转变,重点支持科研方向,加大科技投入,科研基础设施管理,学科与人才建设,科技协作等方面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发展的重点方向。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needs to be responsive to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driv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 to further play the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of the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riving capability and to promot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and soil erosion in China . The system summarizes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and self -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fields of soil eros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
【作者单位】: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F124.3;S157
【正文快照】: 科技创新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大科技创新驱动、不断提高治理水平和效益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科技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加快中国水土流失防治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莉英;蔡强国;陈生永;和继军;;东北典型黑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3期
2 罗志东;;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理念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12期
3 刘宁;;提高认识 真抓实干 全力推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新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2012年11期
4 刘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J];中国水土保持;2009年08期
5 焦居仁;;气候变化与水保生态建设对策之浅识[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文丽;;黑龙江省讷河市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J];黑龙江科学;2013年12期
2 王亚君;;清原县山区水土保持沟壑综合治理模式的探讨[J];吉林水利;2014年06期
3 张玉斌;王昱程;郭晋;;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1期
4 隋媛媛;许晓鸿;张瑜;刘艳军;赵书军;阎百兴;;吉林省中东部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和林地水量平衡——以东辽县杏木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3期
5 赵永军;冯伟;许永利;;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14年10期
6 常丹东;;浅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设计要点——以山西省平顺县梯后村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14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长兴;坡度在坡面侵蚀中的作用[J];地理研究;1996年03期
2 孙素君;吴初国;刘伟;贾萍;;国土资源信息化目标分析[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1年01期
3 吴景才,孙振海;通双小流域种植灌木防冲带见功效[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4年Z1期
4 范昊明,蔡强国,崔明;东北黑土漫岗区土壤侵蚀垂直分带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5 刘丙友;崔润利;杨亚娟;;波状起伏台地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与效益——以克山县古城项目区为例[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年01期
6 郑明国;蔡强国;王彩峰;刘纪根;;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水保措施及植被对流域尺度水沙关系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7年01期
7 蔡壮;沈波;;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在保障国家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水利;2007年20期
8 刘宝元;阎百兴;沈波;王志强;魏欣;;东北黑土区农地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01期
9 陈雪;蔡强国;王学强;;典型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05期
10 李智广;罗志东;赵院;刘宪春;曹文华;;我国数字水土保持建设基本思路[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国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征稿启事[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1年03期
2 ;欢迎订阅2002年《水土保持科技情报》[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1年03期
3 ;热烈祝贺《水土保持科技情报》创刊廿周年[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1年05期
4 段巧甫;传递水保科技信息 推动水保事业发展——贺《水土保持科技情报》创刊20周年[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1年05期
5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更名通知[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5年06期
6 ;青海省长岭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J];中国水土保持;2007年11期
7 ;贵州龙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J];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03期
8 马义虎;赵一;郭江红;夏媛;章锡龙;蔡东汉;千茜;肖洁舒;徐艳;高欣;李东;高阳;王兴;;水土修复 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J];风景园林;2010年03期
9 王明森;;山东省水土保持科技发展问题思考[J];山东水利;2010年Z2期
10 乔殿新;;关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晓虹;云卿;;呼和浩特市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方向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李璐;关洪林;叶文华;;关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思考[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凌云;杨文武;;新时期水土保持目标、任务与重点探讨[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4 赵凌云;杨文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探讨[A];四川省水土保持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艳;肖洁舒;夏兵;;景观水保学理论在城市水土保持植物景观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以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A];中国首届城市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万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应采取“一化促两快”的发展战略[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敏 赵雪凡;我市春华秋实水保园成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N];洛阳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苏诗苗;北林大与我市开展水土保持科技合作[N];三明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杨勤;水土保持将大力提升科技含量[N];中国水利报;2007年
4 李文峰邋通讯员 刘国柱 皮建武;攸县水土保持科技园成为全国示范园区[N];湖南日报;2007年
5 陈天长邋傅利昌;长汀建设水土保持科技协作园[N];福建日报;2008年
6 记者 韩晓 通讯员 隋卉芳;孙武湖通过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评定[N];东营日报;2008年
7 常开胜 孙伟;凤台县八一林牧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通过水利部评定[N];淮南日报;2011年
8 党维勤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央一号文件对水土保持科技创新的指导意义[N];黄河报;2012年
9 记者 叶文娟;长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立实践教学基地[N];青海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张金慧 蓝伟龙;“十五”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目标明确[N];中国水利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宝月;砒砂岩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61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6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