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县域经济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临汾市县域经济问题研究 出处:《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国内经济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中国工业化进程跨入新阶段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多重条件下,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本文在对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与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不利因素有生产要素投入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政策体制与社会因素。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经济结构不甚合理、“两化”进程缓慢和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并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创新县域金融体制、加大县域科技要素投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等进一步推进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能为临汾市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egional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in multiple conditions. Chinese entered a new stag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the status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s also facing challenges hitherto unknown..
Based on the level of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infen city were analyzed, elaborated the favorable factors of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Linfen city has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resources, industries and products and the advantage of the disadvantageous factors;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put factor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factors and the policy system and social factors. The paper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nt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infen city in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between the gap is too larg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the "two" process is slow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not optimistic,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 of county, the county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mainly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Linfen City, with a view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Linfen city has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强;杨争艳;;漂泊的心灵——论阿诺德·贝内特《五镇的安娜》中安娜的边缘性特征[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1年02期
2 王思远;;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子商务B2C产业分析[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3 许建平;;加快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对策[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赫荣亮;宋焕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2期
5 冯秀萍;林翊;林卿;;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加快福建农业资本深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4期
6 余兵;;我国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6期
7 任贵征;;产业集群过度竞争形成机理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20期
8 张清慧;;青海省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现状的实证分析[J];青海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9 尹秀娟;;青海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滞后性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王娜娜;;中国平面设计行业浅析—基于SCP框架[J];青年文学家;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慧;;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SCP理论分析[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徐文题;徐桂永;;北京市经济发展特点及形势思考[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3 张驰;顾成友;;基于供需结构视角下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之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吴鼎鼎;;错位与链接——论西南民族地区成人教育与区域经济多维互动发展[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刚;;海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以秦皇岛为例[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儒煜;刘国斌;;论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靳共元;杨振东;;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 突出特色——简论西部工业化道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郑磊;;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9 曹力维;何波;廖婴露;;城乡统筹下产业耦合研究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俊凤;;沙产业理论与内涵[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熊曼辰;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宝如;中国转型期税收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7 罗光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单玉红;基于土地生态位和多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情景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黄向春;我国煤炭产业环境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郑洪涛;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颖;南宁市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效应评价[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傅济锋;创意产业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曹梅玲;中国大蒜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9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6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