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经济集聚、选择效应与企业生产率

发布时间:2018-01-03 08:15

  本文关键词:经济集聚、选择效应与企业生产率 出处:《管理世界》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选择效应 集聚效应 企业生产率 城市规模


【摘要】: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模型与标准集聚模型相结合的嵌套模型,采用1999~2007年中国288个地级市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及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1999~2007年全国总体样本的检验结果来看,经济集聚对于多数制造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即主要表现为拥挤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于不同生产率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低效率企业倾向选择中小城市回避市场竞争,即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2)1999~2002年及2003~2007年分时段全国样本检验结果及比较显示,在两个不同时间段,经济集聚对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生显著变化,1999~2002年期间主要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效应,2003~2007年期间主要表现出显著的拥挤效应。2003年以来,地区之间的"竞次式"补贴性竞争加剧,这削弱了区域内产业、企业的内在联系与协同发展,经济聚集过程中集聚效应显著减弱。此外,两个时段内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空间定位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3)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经济过度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拥挤效应;西部地区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相对较低,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集聚效应。无论东部地区内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内部,对于多数制造业行业而言,选择效应均不显著。因而,全国层面呈现出的显著选择效应,主要源于低效率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中西部中小城市以逃避东部地区激烈的市场竞争。
[Abstract]:Based on the nested model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 location selection model and standard agglomeration model, this paper adopts the data of 288 prefectural citie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07.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on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and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 spatial selection behavior. The study shows that: 1) from 1999 to 2007 the overall sample of the test results. The economic agglomeration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roductivity of mos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at is, the crowding effect rather than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Cities of different siz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patial selection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with different productivity, and inefficient enterprises tend to choo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to avoid market competition. That is to say, it shows significant selective effect. The results of national sample test and comparison between 1999 ~ 2002 and 2003 ~ 2007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The impact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on the productivity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9 to 2002, the economic agglomeration mainly showed significant agglomeration effect. From 2003 to 200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rowding effect. Since 2003,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regions has intensified, which has weakened the industry in the regi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and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weaken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on the spatial positioning of enterprises shows significant selective effect in the two periods.) from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developed regions (eastern region, underdeveloped regio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The overagglomeration of urban economy in eastern China mainly affects the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as a result of crowding effect. The level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in western cities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effect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on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agglomeration effect, both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For mos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e selection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Therefore, the national level presents a significant selection effect.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inefficient enterprises prefer to choose middle and small citie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o avoid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83;71303108) 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3M530090);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167)的资助
【分类号】:F124;F27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地区(或城市)生产率差异及其产生的机理一直是空间经济学(或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于地区生产率差异形成的微观机制,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阐述,且这两种理论阐述各有其解释力。一种是基于集聚效应的解释,即认为经济集聚的过程中,集聚区通过企业间的分工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琦;李晓萍;吕大国;;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2期

2 钱学锋;黄玖立;黄云湖;;地方政府对集聚租征税了吗?——基于中国地级市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2期

3 周圣强;朱卫平;;产业集聚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率吗: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4 朱英明;杨连盛;吕慧君;沈星;;资源短缺、环境损害及其产业集聚效果研究——基于21世纪我国省级工业集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5 周浩;陈益;;FDI外溢对新建企业选址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3年12期

6 叶宁华;包群;邵敏;;空间集聚、市场拥挤与我国出口企业的过度扩张[J];管理世界;2014年01期

7 刘小玄;李双杰;;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的度量和比较及其外生决定因素(2000—2004)[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8 李君华;;学习效应、拥挤性、地区的分工和集聚[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9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郑江淮;高彦彦;胡小文;;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来利;周恺;朱杰;;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李晓敏;;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一个最新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3 高永祥;;国际分工演化与我国地区专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4 杨元泽;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率么?——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君华;彭玉兰;;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专业化还是多样化?[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6 陈太明;;经济总量、东道主、构建时间与奖牌份额[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张晏;王永钦;章元;陈钊;陆铭;;China's Development Modeli: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Decentralization Approach to Transition[J];China Economist;2007年04期

8 钱学锋;陈勇兵;;国际分散化生产导致了集聚吗: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9 刘志阔;;晋升激励和财政分权下的环境管制:一个文献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10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4 黄少安;陈斌开;刘姿彤;;“租税替代”、财政收入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李全林;焦方辉;丛欢;;“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与县域工业企业发展——以山东省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万江;;土地制度困境与工业用地价格管制失败[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王凤荣;任萌;张富森;;政府干预、治理环境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基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经验证据[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智团;;要素集聚技术进步与城市生产率——基于长三角16城市的实证分析(1978—2004年)[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9 樊福卓;;长江三角洲工业的地区专业化——兼论“产业同构”之争是伪命题之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10 吴福象;;冲突与和谐——基于长三角产业同构和投资趋同的实证研究[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2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倪子靖;转型经济中的分层俘获[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祝鹤;煤矿安全规制对煤炭产业所有制结构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唐成伟;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及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泊;港口业上市公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史芬芬;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丽琼;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孟凡星;福建省工业集聚现状及经济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李青松;后WTO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经营对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瑜;樊杰;;基于产业-人口集聚分析的都市经济区空间功能分异——以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永友,丛树海;我国地区税负差异与地区经济差异——一个横截面时间序列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9期

3 吴颖;蒲勇健;;区域过度集聚负外部性的福利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方法的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1期

4 方军雄;;市场分割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害——来自企业并购的证据[J];财经研究;2009年09期

5 刘修岩;张学良;;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区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6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7 叶祥松;彭良燕;;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J];财贸经济;2011年02期

8 吴三忙;李善同;;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基于中国两位码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9 王丽丽;;集聚、贸易开放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的门槛效应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10 朱延福;宋勇超;;FDI对国内投资挤入还是挤出?——以技术差距为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强;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冯杰;;研究开发对提高企业生产率的作用[J];世界研究与发展;1992年04期

2 董峰;;解构我国经济制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16期

3 岳生;;解决危机最佳办法[J];新理财;2008年12期

4 田巍;余淼杰;;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5 涂正革;肖耿;;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能否持续:基于企业生产率动态变化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2期

6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夏祖军;中英财金对话第四次会议在京举行[N];中国财经报;2004年



本文编号:1373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73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