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释放后发赶超的动力与活力
本文关键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释放后发赶超的动力与活力 出处:《开放导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后发展地区 改革开放 多重结构转变 跨越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后发展地区呈现人口老龄化结构双重倒置、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加速演变以及从"先富"向"共富"为重心的政策转变等特征;同时,面临经济增长后发劣势凸显、改善民生效率下降、市场化改革与开放程度滞后等问题。后发展地区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城镇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就业制度协同创新,深入实施人力资本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协同推进减贫与发展事业,以自力更生为主,辅之以多层次共富平台,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ost-development areas of China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ual inversion of the aging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the accelerated evolu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policy transformation from "rich first" to "common wealth".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ace of the disadvantage of economic growth, the decline of the efficiency of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the lagging of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 the post-development areas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comprehensively and open wider to the outside world. Promote the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social security system, employment system innovation,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strategy,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to promote poverty reduction and development, mainly self-reliance. Assist it with multi-level rich platform, realize economy leapfrog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部生态脆弱地区重大生态安全风险识别、管控与应急处理研究(编号:13AZD074)》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后发展地区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不仅是我国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映照,也是后发展地区厚积薄发、不懈努力的结果。当前,我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和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创新政策,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严红;;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道路的转型——以四川省为例[J];城市问题;2013年01期
2 孙婧芳;;中国农村贫困线调整的契机与扶贫政策——以贫困指标为依据[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3 杨昌鹏;;基于“三化同步”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研究[J];江海学刊;2012年02期
4 王跃飞;;产业结构升级: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求是;2012年01期
5 马金龙;;论人力资本投资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J];学术交流;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梁广华;;建设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研究——以许昌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6期
2 郇红艳;牛雷;;安徽省阜阳市“三化”协调发展的评价与区域比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08期
3 王昕;魏玮;;坚持“三化”同步推进 实现恩施跨越式发展[J];学习月刊;2012年20期
4 陈腾;;“三化同步、三生融合”理念下的山地小城镇规划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树荣;陈腾;;“三化同步、三生融合”理念下的山地小城镇规划研究——以福建省寿宁县南阳镇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永莲;一汽轿车人力资本对企业净利润贡献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华;西部大开发 城市要先行——北疆铁路沿线城镇带发展战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罗强强;;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双重效应——两个典型回族社区的对比论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1期
3 严红;黄元斌;;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载体、实现路径与模式选择[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05期
4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的规避转型问题研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J];当代财经;2005年07期
5 孙婧芳;;贫困影响因素视角下的中国城乡社会救助——基于1991—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黄溶冰;王跃堂;;资源型经济如何摆脱“资源诅咒”——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J];江海学刊;2009年02期
7 王先锋;“飞地”型城镇的概念和特征[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15期
8 陈映;;四川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J];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06期
9 许庆豫;西方学者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10 胡鞍钢,温军;社会发展优先:西部民族地区新的追赶战略[J];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石;;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的机遇[J];当代财经;2009年12期
2 ;“中农合创”模式是扶贫开发的一个亮点[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11期
3 王兴尧;;洪泽:依靠人才、科技、开放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J];群众;2010年12期
4 莫绍深;;试论钦州构建新型临海工业城之路[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赖德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探索贵港发展的有效路子[J];当代广西;2007年17期
6 易轶;;大眼光大手笔大力度推进后发赶超[J];新湘评论;2010年05期
7 ;继续执行正式出台的改革开放措施——李鹏总理在国务院全体会上的一次讲话[J];中国改革;1989年09期
8 齐向武;;农村在改革中发展——我国十年经济改革的回顾(一)[J];中国经贸导刊;1989年06期
9 马仲文;掌握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J];中国工商;1990年02期
10 谢之雄;;广西“八五”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J];改革与战略;199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东斌;;改革开放仍然是第一法宝——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南岭;;科学发展观在深圳的实践[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3 王宽让;;坚定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早林;;走向繁荣:唯物史观视野中中国发展奇迹之深层探究[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赵南华;;以制度创新调整固有利益格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领域、难点与出路解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田成平;;改革开放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振兴谱写新的篇章[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7 亓涛;;改革开放几个重要事件的回顾及思考——纪念泰安改革开放30周年[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8 李晓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在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会议上的讲话[A];陕西改革探索[C];2008年
9 沈强;;后发展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莉娜;张淑琴;;改革开放30年:从政府信息化过程看政府管理创新[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上林县委书记 陈文儒;走开放型发展之路[N];广西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罗武战;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后发赶超[N];湘声报;2010年
3 中共广西贵港市委书记 赖德荣;落实科学发展观 优化投资环境[N];农民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张耀华 覃天阳;找准生态融水建设坐标[N];柳州日报;2009年
5 朱华友邋 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副院长;实践“四个坚定不移”推进特区事业[N];海南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在全省改革开放中发挥带头作用[N];廊坊日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改革开放促发展[N];云南日报;2006年
8 记者 安铎;刘鹤一行来我市调研[N];定西日报;2008年
9 新华;“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N];中国工商报;2008年
10 ;推进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 促进海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长青;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祝年贵;招商引资论[D];四川大学;2004年
3 刘阿男;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4 崔妍;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探源[D];吉林大学;2013年
5 陈锋;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唐家龙;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1952-2007)[D];南开大学;2009年
7 肖泽群;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何中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曾路;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10 王继红;产业集聚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瑞云;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蔡抒音;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绩效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4 方淑婷;中外经济发展的互动和制约因素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方欣;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海南经济社会发展[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宝平;陕西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周波;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琦;以权利看待中国发展与改革中的公平与自由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9 李冬梅;论江泽民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杜卫亮;基于制度变迁视角下“潜产权”的产生及其向产权的转化[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1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8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