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第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公告

发布时间:2018-01-06 19:05

  本文关键词:第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公告 出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教育部学位 研究生教育 专业博士生 科研机构 非国家行为体 奖项设置 联系方式 国家战略


【摘要】:正第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11月14-1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察哈尔学会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国际公共产品:变革中的中国与世界"。论坛组委会诚邀国内外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等专业的博士生踊跃投稿,
[Abstract]:The forum is 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Office of the Academic Degrees Committee of the State Council , the Academic Degrees Administr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Graduate Education Division , sponsored by the Office of the Academic Degrees Committee of the State Council ,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Graduate Education Division , sponsored by the Graduate School of Research and Graduate School of Beijing University ,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stitute of Peking University , the Chahar Society and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search Institute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察哈尔学会;《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第七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组委会;
【分类号】:+
【正文快照】: 第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11月14-1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察哈尔学会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论坛主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建海;对战后国际关系新的探讨和思索[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08期

2 田作高;政治文化与国际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9年03期

3 金明善,郭燕青;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1期

4 丁冬汉;霸权与国际关系理念[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6期

5 梁靖;20世纪国际关系的结构变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8期

6 崔钟起;新经济与国际关系:韩国与中国[J];开放导报;2001年07期

7 张欣;从国际关系角度看信息技术革命——《进入网络空间》评介[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09期

8 夏思乐;国际关系中的象征意义[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年03期

9 赵景芳;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研究:兴起、嬗变及原因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12期

10 李智,余非凡;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胥莉;;试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孙进己;;历史上国际关系的几种基本模式[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吉胜;;国际关系的语言转向与建构主义的发展研究:以语言游戏为例[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4 杨扬;;国际关系的信任理论:一种社会学解读——兼析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互信[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5 王晓秋;;19世纪东亚各国对外意识的比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6 俞新天;;国际关系中文化作用的理论探讨[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7 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国际关系相关性问题的历史轨迹与功能机制——对中国改革与开放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解读[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王奎;;管理的精髓——有效沟通[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10 吴其胜;;国际关系中的跨层次研究[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马立明;新型国际关系拓宽大国合作空间[N];深圳特区报;2013年

2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邢悦;让国际关系走近民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华益文 国际问题专家;美国须适应国际关系“新常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4 郭隆隆;软国力竞争 国际关系中的新动向[N];光明日报;2000年

5 徐以骅 李毅 涂怡超;把宗教因素融入对国际关系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专家 张国庆;油价飙升改变国际关系[N];中国财经报;2008年

7 ;高科技是新国际关系的强硬支点[N];科技日报;2005年

8 刘朋 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国际关系中的“理解”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权贤美 任娟 李金潼 南开大学国际关系系;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知识体系(2001-2010)[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李少军;谈国关论文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广成;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2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金良祥;创伤性事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叶青;伊斯兰教与后冷战时期中东国际关系中的双重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李渤;当代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从民族心理特征角度[D];外交学院;2003年

7 宋秀琚;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俊;承认的战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董青岭;在冲突与合作之间:作为元理论的建构主义[D];外交学院;2009年

10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玲;国际关系中人的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长春;生存与发展: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视角[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俊;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东宁;文化与国际关系的相关性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琦;信息传播与国际关系建构[D];暨南大学;2006年

6 余彬;主体性国际关系批判[D];暨南大学;2006年

7 冯江;国际关系中的女性主义思潮[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德见;国际关系均势理论及其在冷战后的新发展[D];苏州大学;2007年

9 尹鑫鑫;国际关系中的心理学研究分析[D];外交学院;2012年

10 薄存冰;国际关系“被稳定”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89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89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2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