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战略与基本架构
本文关键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战略与基本架构 出处:《国际贸易》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古丝绸之路 经济带 贸易投资便利化 经贸合作关系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基本架构 发展空间 建设 俄罗斯 上海合作组织
【摘要】:正,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他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这项倡议得到了相关各国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共识。
[Abstract]:On September 7th 2013,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at Nazarbayev University in Kazakhstan entitled "carrying forward the people's Friendship and creating a better Future". He pointed out that in order to make Eurasian countries have closer economic ties, deeper co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wider space for development, they could "jointly buil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with innovative modes of cooperation." This initiative has received positive responses and broad consensus from the countries concerned as a major cause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along the way.
【作者单位】: 商务部研究院;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他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兆麟;;架设“空中丝绸之路”——加速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思路[J];中国改革;1991年08期
2 侯云飞;;开一扇爱家的窗[J];青年与社会;2011年03期
3 段晓红;;大运公路经济带国土资源分析与投资环境评价[J];山西科技;2007年04期
4 陈俊杰;周跃志;张燕;;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及其空间动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春艳;;进行区域整合 建设“长吉图”经济带——访省人大代表周华起[J];吉林人大;2009年01期
6 荆新轩;付晓豫;施其洲;;京沪运输通道-经济带系统协调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7期
7 张素秋;开发黄河——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新构想——《黄河流域经济》述评[J];文明与宣传;1996年04期
8 刘子玉;青岛在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战略地位[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刘龙骥;;实施立体综合开发 建立乌江中下游经济带[J];贵州政报;2000年03期
10 ;数据中部[J];统计教育;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叔文;;“点轴开发模式”与西北区域经济的发展[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义敢;唐新文;赵世坤;;昆曼经济带(云南部份)发展规划建议[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3 王荣成;赵玲;;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响应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母秀民;;发挥行业职能 推进微山县经济带规划建设[A];《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C];2008年
5 高建国;耿庆国;;环渤海圈:经济腾飞应与环保减灾并举[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顾裕冰;;南北钦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7 杨帆;;“沈本一体化”经济整合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刘虎生;;关天经济合作中的陇山开发战略研究[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9 张贵祥;;温州市沿海产业核心区空间布局的热点问题与建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敬林;;发展蚌埠经济带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路红 程建春;桑日县以“三个对接”打造“一、二、三”产经济带[N];山南报(汉);2008年
2 记者 刘建谠;虞城县六大经济带优化区域经济布局[N];商丘日报;2009年
3 记者纪洲;塔城地区三大经济带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N];新疆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兴标;把柳州打造成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N];广西日报;2010年
5 许凌;争当沿黄经济带的领跑者[N];经济日报;2008年
6 田桂燕市委政策研究室;“一小时经济圈”“两小时经济带”与升级转型[N];柳州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起永俊 付雪;建设“南永经济带历史文化旅游基地”[N];楚雄日报(汉);2009年
8 李玉峰 分社;化隆积极探索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N];青海日报;2009年
9 赵胜利;“哈大齐经济带”重在科学规划[N];黑龙江日报;2005年
10 史崇高;道真奋力构建黔渝经济带“桥头堡”[N];贵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夏万军;技术扩散与我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曹邦英;产业集群成长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魏丽莉;甘肃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刘育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阳;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夏泽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潘中艺;中国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宜财;泛长白山地区经济的整合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卢云;四川中部南北线经济带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1950—2000)[D];四川大学;2003年
3 吴沙沙;山东省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昭;中国经济的收敛性:包含制度因素的经验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5 黄培清;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中泰经贸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郑刚;朝鲜对外经济政策变化与中朝经贸合作[D];延边大学;2008年
7 何巍;成渝地区经济差距状况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8 许玉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窦欣;基于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的西部区域城市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晓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0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90230.html